-
樊艷華主任醫師
消化科 內科
醫生介紹
樊艷華,醫學碩士,主任醫師,副教授。中日醫院消化科(含內鏡中心)副主任。
社會任職:
北京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第六屆委員會ERCP學組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胰膽學組副組長。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教授。北京市朝陽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
《中國臨床醫生》《北京醫學》《 臨床肝膽病雜志》等雜志特邀編委和審稿專家。
擔任研究生導師情況:
中日友好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學習經歷:
1985年畢業于山東醫學院(現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學位; 1991年于畢業于中日友好臨床醫學研究所,獲醫學碩士學位。
1999年在丹麥Aurhus大學Skejby醫院任訪問學者;2008年在日本慶應大學消化科任訪問學者;201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BIDMC高級內鏡中心任訪問學者。
個人工作經歷:
1985年起,歷任中日醫院消化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及主任醫師。
專業特長:
擅長診療:1.膽總管結石;2.梗阻性黃疸;3.急/慢性胰腺炎;4.幽門螺桿菌相關胃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5.胃、結腸息肉;6.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
臨床研究方向:1.胰膽疾病;2.幽門螺桿菌相關疾病;3.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下診治。
擅長技術:
具有30余年消化內鏡診治經驗,包括胃鏡、結腸鏡和ERCP等,診治病人近10萬例次,其中內鏡下治療近萬例次,如:1.消化道息肉電切術;2.基于ERCP的技術如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胰膽管支架術;3.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下硬化、套扎及組織膠注射術;4.食管良惡性狹窄的擴張和支架術;5.消化內鏡下止血術。
科研成果:
自1995年至今,參與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常見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自然基金課題和部級課題的研究,承擔院級課題的研究。
發表論文情況:
從醫以來發表論文共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論著21篇,包括SCI論著3篇。主要論文:1.樊艷華,戴希真,等。經內鏡注射硬化劑治療食管靜脈曲張及其并發癥防治。中華內科雜志,1992;31(11):695-697;2. Fan Y, Zhao J, Liao D, Gregersen H. The effect of digestion of collagen and elastin on histomorphometry and the zero-stress state in rat esophagus. Dig Dis Sci. 2005 Aug; 50(8): 1497-505; 3.宋 宇,樊艷華。土三七所致肝小靜脈閉塞病102例臨床分析。臨床肝膽病雜志,2011,27(5):496-499;4.楊 艷,樊艷華,房 龍,等。內鏡治療食管胃靜脈曲張早期再出血的影響因素分析。臨床肝膽病雜志2013,29(3):178-183;5.樊艷華,劉鴻飛,房龍,等。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術后胰腺炎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內鏡雜志,2016,22(11):46-50.
教學情況:
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生《診斷學》和《內科學》理論課授課任務。
擔任消化科教學主任,負責科室教學管理。
作為碩士研究生導師,培養碩士研究生12名。
表彰獎勵情況:
多次獲北京大學醫學部及院級教學獎。
醫生擅長
1.膽總管結石;2.梗阻性黃疸;3.急/慢性胰腺炎;4.幽門螺桿菌相關胃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5.胃、結腸息肉;6.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具有30余年消化內鏡診治經驗,包括胃鏡、結腸鏡和ERCP等,診治病人近10萬例次,其中內鏡下治療近萬例次,如 1.消化道息肉電切術;2.基于ERCP的技術如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胰膽管支架術;3.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下硬化、套扎及組織膠注射術;4.食管良惡性狹窄的擴張和支架術;5.消化內鏡下止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