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紹光主任醫師
呼吸科 內科
醫生介紹
黃紹光,男,教授。1962年畢業于上海第二醫學院醫學系,1983年至1985年獲WHO獎學金赴加拿大McGill大學進行慢性氣道疾病研究。曾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肺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副主編、上海醫學會呼吸學會主任委員和顧問、上海醫學會危重病專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臨床呼吸急救、呼吸支持、呼吸動力學、睡眠狀態呼吸調控等呼吸生理及監測的研究。在國內首先進行了機械呼吸時內源性呼氣末正壓臨床的測定,以及危重型哮喘血CO2適度增高性通氣治療和呼吸動力監測。在睡眠呼吸功能研究中,在國內較早自力更生建立測試裝置,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和中樞呼吸調節機制的研究”及衛生部科研基金“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調查防治”,在國內首先報道“睡眠呼吸障礙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特點”。近年主要從事COPD發病機制、易感性及防治的研究。多次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等發表論文150余篇,50余本學術著作。 長期從事臨床呼吸急救、呼吸支持、呼吸動力學、睡眠狀態呼吸調控等呼吸生理及監測的研究。在國內首先進行了機械呼吸時內源性呼氣末正壓臨床的測定。長期進行危重型哮喘血CO2適度增高性通氣治療和呼吸動力監測。在睡眠呼吸功能研究中,在國內較早自力更生建立測試裝置,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和中樞呼吸調節機制的研究”及衛生部科研基金“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調查防治”,在國內首先報道“睡眠呼吸障礙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特點”。科研成果及論文獎1.睡眠相關呼吸疾病的診斷和治療,2003上海市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一負責人)2.阻塞性及中樞性睡眠呼吸障礙基礎與臨床研究,2003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一負責人)3.異丙托溴胺與沙丁胺醇聯合作用的研究,1999中華醫學會年度論文一等獎(第一負責人)4.危重型哮喘時血CO2 適度增高性通氣治療和呼吸動力學監測研究,1996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第一負責人)承擔的課題1.科技部十五攻關: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早期干預(主要參與者,進行中)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阻塞性及中樞性睡眠呼吸障礙和中樞呼吸調節機制的研究(負責人,已完成)3.衛生部: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負責人,已完成)4.上海市科委: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后的長期規范化治療(負責人,已完成)5.上海市科委:E1A基因表達及炎癥標志物的檢測在COPD防治中意義的研究(負責人,已完成)6.上海市科委:COPD中細胞間粘附分子的作用及其與粘蛋白的相關性研究(負責人,已完成)發表相關論文1.曲儀慶,黃紹光,李慶云等. 腺病毒E1A基因對肺泡上皮細胞ICAM-1表達的影響, 中國新醫藥 2003;2(7):72. 黃紹光,李慶云. 上海市30歲以上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3;26(5):2683. 李慶云,黃紹光,吳華成等. 煙霧致大鼠慢性支氣管炎系列模型建立及病理變化半定量評價,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02;1(3):1634. 黃紹光,程齊儉,鄧偉吾等. 異丙托溴胺與沙丁胺醇聯合治療作用的研究,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23(2):1095. 黃紹光,邵勝利,潘玉明等. 彌散功能測定中氦和甲烷二種惰性氣體應用的比較,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1998;21(1):446. 黃紹光,潘玉明,鄧偉吾等. P選擇素在鼠胰腺炎并發肺損傷時的表達,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1998;21(7):4267. 黃紹光,鄧偉吾,李 敏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致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分析,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1998;21(9):5448. 黃紹光,鄧偉吾,萬歡英等. 危重型哮喘時血CO2適度增高性通氣治療,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1997;20(增刊)。
醫生擅長
臨床呼吸急救、呼吸支持、呼吸動力學、睡眠狀態呼吸調控等呼吸生理及監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