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連聰主任醫師
其他科室
醫生介紹
王連聰,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浙江省腫瘤放療委員會常委、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學會浙江省抗癌學會理事、腫瘤放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腫瘤放療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資深專家,浙江省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浙江省醫學會與杭州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庫專家,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浙江省分會理事,衛生部加速器管理與立體定向放療資深專家,財政部(中央單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衛生部醫療服務標準專業委員會專家庫專家,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專家庫專家,中國核工程學會浙江省分會理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腫瘤放療科創始人、科主任(1997.04-2010.04),現任放療科副主任(2010.05-至今),系浙江省具有影響力的腫瘤放療專家。 畢業于浙江大學醫學院(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系,在浙醫二院從事腫瘤學臨床與教學、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長頭頸、胸、腹、盆腔等各類惡性腫瘤的診斷、放射治療和綜合治療,尤擅長三維立體定向技術(X刀、SBRT、適形放療和調強放療)治療頭頸部腫瘤、鼻咽癌、食道癌、肺癌、肝癌、直腸癌、乳腺癌、腦腫瘤及疑難血管瘤,對各類惡性腫瘤伴疑難病癥的綜合治療(放化療、靶向治療)經驗極其豐富,尤其在老齡合并內科疾病的腫瘤患者及疑難血管瘤的治療造詣極深。系國內較早、浙江省最早(1998年)開展良惡性腫瘤X-刀治療、SBRT、適形放療、調強放療等立體定向放療技術臨床應用與研究的資深專家。主要研究:立體定向放療技術的應用及腫瘤放射治療和綜合治療,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課題研究多項,發表醫學研究論文50余篇,“體外擴增后人臍血造血干細胞在體內造血重建的研究”獲浙江省衛生廳二等獎和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副主編全國衛生院校高職高專教材《放射治療技術》,參編《腫瘤學》《結直腸腫瘤》等醫學著作6部。 本人工作業績: 1995年奉命籌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 腫瘤放療科; 1997年2月開始門診放療、4月放療病區對外收治腫瘤病例; 1998年2月實施浙江省 首例X刀治療垂體瘤(國內第5家); 1998年5月 成功實施浙江省首例腦血管動靜脈畸形 X刀治療、治愈至今生活正常。 1998年12月浙江省最早開展三維適形放療(3DCRT)技術臨床應用(國內第3家); 1999年6月浙江省內腦室管膜瘤術后殘留 首例實行3DCRT、患者現仍正常生活; 2000年10月 國內首例腦內巨大復雜血管瘤伴腦干壓迫3DCRT大分割治療成功、患者現仍正常生活工作; 2000年12月國內最早開展SBRT技術臨床應用,首例方姓患者 男性,82歲,左下肺癌, SBRT 500cGY x 8次,存活5年,87歲死于遠處轉移; 2001年3月 王姓患者 男性,56歲,右肺周圍型肺癌,SBRT 500cGY x 12次,存活13年死于腦血管病,2014年初 收到患者家屬鏡旗表揚; 2001年9月首開浙江省三維立體定向放療技術治療原發性肝癌之先河; 2004年5月浙江省內第2位 開始IMRT技術應用臨床,我院首例陶姓鼻咽癌患者已存活10周年,生活質量優良; 2004年8月手術+放療+高壓氧 綜合解救治療 胸5/6全椎體 血管畸形伴脊髓壓迫癥(截癱) 獲得成功(國內首例); 2006年4月我院首例(徐姓)口底癌患者應用放療+靶向藥物治療 至今存活8年; 2006年5月左上肢及腋下復雜蔓狀血管瘤放射治療成功;現患者正常工作生活; 2008年7月我院首例眼眶腫瘤保視力放療 成功實施; 2011年6月浙江省 首例跨關節(膝上下)復雜血管瘤放療成功、關節功能正常; 2012年1月我科IGRT放療設備投入臨床使用,現醫療組 90%以上的腫瘤接受IMRT或IGRT技術的治療模式,年受益病例近400例(本醫療組); 至今,本人仍保持 鼻咽癌放療后 患者放射性腦病發生率 零記錄。
醫生擅長
頭頸、胸、腹、盆腔等各類惡性腫瘤的診斷、放射治療和綜合治療,尤擅長三維立體定向技術(適形放療和調強放療)治療頭頸部腫瘤、鼻咽癌、食道癌、肺癌、肝癌、直腸癌、乳腺癌、腦腫瘤及疑難血管瘤,對各類惡性腫瘤伴疑難病癥的綜合治療(放化療、靶向治療)經驗極其豐富,尤其在老齡合并內科疾病的腫瘤患者及疑難血管瘤的治療造詣極深.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