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桂蓮
兒科
醫生介紹
孫桂蓮,女,主任醫師,教授,兒科副主任,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1986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醫療系,1989年獲得兒科碩士學位,畢業后留在白求恩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兒科工作,1995年考取中國醫科大學兒科博士研究生,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后留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兒科工作至今。現任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被聘為遼寧省AFP專家診斷小組組員、遼寧省免疫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遼寧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診斷小組組員及沈陽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畢業20年來一直從事兒科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已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重癥的診治和急救的能力。能組織、指導搶救危重病兒,能承擔院內外疑難復雜病例的會診,對兒科的臨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組織、領導、管理能力。尤其擅長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如癲癇、頭痛、神經肌肉病變等疾病。 科研方面:主攻方向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病機制及防治、病毒性腦炎發病機制及治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發病機制及治療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2002年赴日本東北大學醫學系研究科小兒醫學研修。在日研修期間,參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發病機制”的研究。在制備動物模型、常規病理、免疫組化、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操作較熟練,在神經疾病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曾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題目為“bFGF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腦損傷防治作用機制研究”,已結題,并發表論文10余篇。因“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的實驗與臨床應用研究”在2000年獲得遼寧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05年度因“圍產期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病理機制及防治研究”獲教育部提名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2等獎)。因“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時肌肉纖維化發病機制及治療的探討”獲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因“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時肌肉纖維化發病機制的探討”獲衛生部國際合作司笹川醫學獎學金同學會科研啟動基金資助。發表關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病毒性腦炎及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方面的論文近40篇。
醫生擅長
小兒癲癇、頭痛、神經肌肉病變等神經系統疾病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