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第二醫院前身為1898年在廈門鼓浪嶼創辦的救世醫院,后改名為廈門鼓浪嶼醫院。1970年3月遷往龍巖,改稱福建生產建設兵團一師醫院,1974年易名為福建生產建設兵團龍巖煤礦醫院, 1975年更名為龍巖地區煤礦醫院, 1977年由龍巖地區行政公署接管,改名為龍巖地區第二醫院。1997年5月1日,龍巖撤地建市,醫院隨之更名為龍巖市第二醫院。 由廈門鼓浪嶼遷往紅色閩西的龍巖市二院,以雄厚的專家團隊和高超的醫療技術,為老區人民的醫療健康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一批德藝雙馨的名醫至今風傳杏林,流芳閩粵贛邊區。他們中有發現閩西第一例華特睪血吸蟲病人的留日博士廖永廉副院長,有福建省第一例斷臂再植的骨科尤元章主任,還有福建知名的肺科專家鐘慶山、普外科專家郭再生主任、放射科專家黃存仁主任、婦產科專家陳品蘭主任、郭淑清專家主任、心內科專家龔書憾主任…… 1980年代初,大批廈門籍職工陸續返廈……醫院克服人才斷層等重重困難,艱苦創業,改革創新,夯基礎強內涵,率先在龍巖建立廠礦醫療聯合體,多方籌資興建病房大樓,購進閩西第一臺CT機,相繼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新項目新科研,醫療業務穩步持續發展?! ∵M入新世紀,二院人奮斗不止,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擇址新建醫院。歷經5年建設,一座占地面積170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000張,擁有2億多元一流診療設備,總投資10億元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于2013年年8月8日啟用,一躍成為閩西規模最大、功能最強、交通最便、環境最美的現代化花園式醫院。目前醫院有兩個院區同時運行,老院區以腫瘤內科、放療科及傳染病區、康復治療為主,保留綜合門診以滿足周邊百姓醫療需求;新院區著力打造綜合實力強大、專科特色鮮明、學科專業齊全的現代化醫院。目前,醫院展開床位1500張,現有在職職工1580多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60多人,其中醫學博士10人、醫學碩士48人,設有臨床和醫技科室50個?! ♂t院擁有一流的診療設備。有進口128排螺旋CT、GE Brivo MR355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DR/GE3100IQDSA、Innova /3100-IQ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等先進醫療設備。配備了全國第六套、全省第一的全自動流水線檢驗系統;全省獨有的智能化軌道物流;全省一流、全市第一的腔鏡一體化手術室;全省第五、全市第一的數字化醫院信息系統;全省單層面積最大的健康體檢中心?! ♂t院不斷打造學科優勢。目前擁有胃腸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婦科、腫瘤科、感染科、中醫男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中西醫結合肝病科、中西醫結合肛腸科等特色優勢??啤F渲忻谀蛲饪啤⑽改c外科、神經外科、肝膽外科、婦科等微創外科技術在全市開展最早、手術最多、技術領先。著眼打造全省一流學科,與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長海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旗艦醫院,建立長期合作幫扶關系,消化內科、呼吸內科、重癥醫學科、病理科依托其強大的人才和技術支撐在持續提升中。著眼打造國內一流水平的閩粵贛邊區腫瘤綜合性個體化診療中心,依托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領銜的生物工程技術研發團隊,已建立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CIK生物治療基地,成立了閩粵贛個體化醫療與轉化醫學研究所?! ♂t院不懈構筑人才高地。醫院在全方位、分批次把醫務人員送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國內頂尖醫院進修深造的同時,積極引進領軍人才,打造技術高地。2013年8月引進全國知名胃腸外科專家、瑞典隆德大學博士后劉忠臣教授擔任我院胃腸外科主任,一舉把我院胃腸疾病微創治療及腫瘤綜合治療推至國際國內先進、全省領先水平;2013年8月引進神經外科專家鄧志鴻博士擔任神經外科主任,一舉把我院顱腦外傷、顱內腫瘤和腦血管病的診治技術推至國內先進、全市領先水平;2014年1月引進全國介入治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維竹主任,把我院介入治療推至國內先進,全省一流水平;2014年2月引進廣東省病理高級主任技師張威主任(目前福建省唯一的病理高級主任技師)領銜病理技術團隊…….可謂名醫薈萃,實力雄厚。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二院人會始終秉承“大醫精誠、大愛濟民、大氣謙和”的精神,永不停歇地從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