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江海區人民醫院 ( 以下簡稱 “江海區人民醫院” ) 座落在風景秀麗的白水帶森林公園腳下,南與陳少白先生故居隔路相望,北與歷史悠久的茶庵古寺毗鄰。醫院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新會縣外海區外海建民聯合診所,后來經過組建、行政區域變更等分別更名為新會縣第四區中心鄉 ( 外海區) 外海中心醫院、新會縣外海人民公社衛生院、江門市外海人民公社衛生院、江門市外海區人民醫院、江門市江海區外海人民醫院,2009年升格為江門市江海區人民醫院。2010年與江門市中心醫院結為合作醫院;2016年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海內外鄉親和社會各界鼎力支持下,通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功能齊全、設備先進、人才結構合理、技術力量雄厚、管理規范化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為26,437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11,761平方米,分為門診樓、 外科樓、內科樓?,F有編制床位235張,開放床位254張,現有在職職工373人( 含社區服務中心72人) ,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19人,高級專業枝木資格人員17人,中級67人,碩士研究生4人。設有科室部門30個,其中職能科室8個,臨床學科包括: 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創傷骨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中醫科、康復醫學科等16個,院外包括高新區門診部、機關門診部、新中門診部、外海、江南杜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療養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醫院配有東芝16排螺旋CT、Alocar5300彩色8超、 黑白B超、東芝500mA遙控電視X光機、心腦電圖機、 腹腔鏡、多功能麻醉機、呼吸機、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心電監護中心及尿沉渣檢測儀等先進設備。醫院全面實施電子處方,醫保、合作醫療即時結算系統等電子信息平臺。 醫院審時度勢,因地利宜,努力建設特色專科,積極探索發展新思路。2011年起響應國家新醫改政策,已建成以三甲醫院( 江門市中心醫院) 為龍頭,醫院為樞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網底的三級轉診體系,每年點對點成功轉診100例以上,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提供寶貴經驗。心血管內科、骨科、康復醫學科已掛牌為江海區重點??啤T诋數啬酥林苓叺貐^享有一定知名度,就診病人絡繹不絕。呼吸消化內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 婦產科、耳鼻喉科、中醫科、放射科、檢驗科等學科初具雛形,有爭先恐后,呼之欲出的發展趨勢。 醫院堅持走以人為本、科技興院之路,近年完成科研課題6項,其中已有2項通過鑒定,有兩項獲得市( 區) 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醫院人才輩出。多人在廣東省醫學會、廣東省康復醫學會、江門市醫學會擔任常務委員、委員。江門日報及衛生主管部門多次表彰醫院及個人先進事跡。 江海區人民醫院本著一切 “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服務為重點” 的宗旨,努力踐行新醫改,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優良的服務態度,營造讓百姓放心的優質醫療環境;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承擔著重大活動的醫療保障工作,用她的歷史、文化、勇氣、智慧,努力呵護著市民的健康,鑄就高新區(江海區)醫療的輝煌,為2018年廣東省衛生強省、強市、強區作出應有貢獻。 曾被評為廣東省 “百家文明衛生院”;多次獲評市( 區) 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1994年10月被評為一級甲等醫院;1995年9月評為“愛嬰醫院”;2002年10月被評為江門市文明窗口;2009年4月升格為江門市江海區人民醫院;2010年10月與江門市中心醫院結為合作醫院;2010年被評為江海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示范點;2011年2月被評為江門市鄉鎮衛生院規范化建設與管理試點工作優秀單位;2014-2017年被評為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團體會員單位;2016年器官(遺體、眼角膜)捐獻知識網絡競賽優秀組織獎;2016年9月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 骨科、心血管內科、康復醫學科為江海區重點科;其中斷指(肢)再植術、消化內鏡診療、五官科內鏡診療、五官科射頻消融治療、婦科宮腔造影、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腹外疝無張力修補術、頸動脈灌注療法、大自血療法等項目在江海區首創,達本地區先進水平。...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