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絳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是新絳縣域內唯一一所集醫療、急救、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公立醫院,承擔著縣域內33萬人民群眾的醫療、急救、保健、康復及鄉村醫療機構業務指導和突發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援任務。醫院始建于1947年,當時稱“太岳區絳南縣民兵醫院”,職工人數6人,1958年更為現名。2014年10月醫院整體搬遷入新院,醫院現占地64.5畝,建筑面積42345㎡,開放床位450張。醫院現有職工438人,其中高級職稱23人,中級職稱78人,設置50個臨床、醫技、行政職能科室。醫院設有2個市級重點學科和3個縣級重點學科。近年來,醫院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和人才建設,技術力量得到長足發展。目前開展的微創定向軟通道治療血腫抽吸術、64排CT心臟冠脈CTA成像及全身血管成像、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心功能衰竭、超早期尿激酶靜脈溶栓、德國西門子化學發光儀監測甲狀腺系列、系列、孕酮、血總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超敏肌鈣蛋白技術在周邊區域處于領先水平。醫院擁有德國西門子64排螺旋CT、德國西門子醫用核磁共振、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DR)、C型臂、500MAX線光機、日本東芝四維彩超、日本東芝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西門子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等先進醫療設備。醫院是山西省人民醫院區域性協作醫院,是山西省腫瘤醫院、長期對口援助醫院,與山西省腫瘤醫院、運城市中心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是山西省“二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運城市“價格誠信單位”,是新絳縣“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城鎮職工工傷保險定點醫院”、“新絳縣公安局傷害鑒定定點醫院”、“新絳縣交通事故人身傷害鑒定定點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縣級定點醫院”、“中國人壽、太平洋、新華保險定點醫院”,多次榮獲市、縣衛生工作先進集體。隨著醫院的整體搬遷,醫院的基礎設施全面改善,溫馨的住院環境,高新的醫療設備,完善的就醫流程,住院患者和門診患者日益增加。加強軟件建設,提升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成為醫院快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工作。為此醫院制定了2015—2020六年發展規劃,確定2015年為口碑工程建設滿意服務年,舉行了隆重的口碑工程建設暨2015滿意服務年啟動儀式,提出了滿意服務,人人參與的口號,將利用六年時間一年一個臺階打造一所群眾滿意、百姓放心的“星級醫院”。新將竭誠為全縣人民群眾健康服務!
預約掛號
-
天津大港油田總醫院二級甲等
大港油田總醫院始建于1964年1月,經過四十余年的發展壯大,已成為一所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急救為一體的 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國家愛嬰醫院,天津醫科大學教學醫院,天津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 機構。 大港油田總醫院建筑面積已達 103219平方米,編制床位861張,實際開放916 張,年門診量約 53萬人次,年收住院病人約9830人次,年手術約2340多人次。固定資產 15351萬元,醫院擁有先進的醫 療設備,數十萬元以上大型設備164臺(件),其中包括全數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機、介入放射造影儀( DCI)、16排螺旋CT、核磁共振儀、同位素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ECT)、數字化X線成像系統( DR)、高能超聲聚焦治療機、震波碎石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電子內窺鏡、呼吸機、血液透析機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一批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大中型醫療設備。病房全部實現中心吸引、集中供冷暖。 醫生、護理工作站及辦公管理系統實現門診、病房電子病歷及辦公自動化。 大港油田總醫院擁有在職職工 1563 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 1273 人.高級職稱 46人,中級職稱 452 人,初級職稱 709 人,設 有8個診療中心、32個臨床、醫技科室,機關后勤等部室19個。設有CCU、ICU、NICU等重癥監護病房,并 擁有健康管理中心、康復治療中心、美容整形中心,以滿足人們醫療及健康保健的需求。下設7家社區衛 生服務中心,1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7個全科醫生工作室,承擔著油田職工基本醫療、保健和社區醫療服 務任務。 大港油田總醫院始終以病人為中心,堅持走科技興院之路,靠創新提升實力,靠醫護質量贏得信譽 ,靠科學管理促進發展,形成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技術格局。開展了顱腦腫瘤手術、顱 腦創傷手術、外周血管的介入診斷與治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腫瘤的介入治療、胸腔鏡手術、激 光治療椎間盤突出、斷指再植術、髖關節置換術、關節鏡膝關節治療術、無痛腸鏡技術、血液透析治療 、白內障手術、燒傷整形手術等。目前,形成了心血管、腦系、消化、燒傷、康復等專科特色,并在大 港地區處于領先地位。此外,腹部外科、骨科、介入放射、麻醉科、超聲診斷和中西醫結合等科室以及 十余個臨床醫療診治中心皆頗具特色。 大港油田總醫院以心腦血管病的治療為重點發展方向,在介入治療技 術領域,經過多年刻苦攻關,已經成功開展了心、腦、外周血管的介入診斷和治療,其中包括全身大血 管畸形、狹窄的血管造影診斷;血管成形術、支架術等血管疾病的治療;心臟冠狀動脈造影、支架植入 術,急癥冠心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腫瘤的動脈化療及栓塞術等。 大港油田總醫院將本著“ 誠信仁愛,溫馨關懷,追求卓越,和諧進取”的核心價值觀,倡導“嚴謹、求實、團結、奉 獻”的院訓,不斷完成現代化醫院布局,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和學習型組織,完善服務渠道和 社區網絡,最終實現醫院的數字化和信息化,達到功能完備、設備先進、環境優美,醫療技術持續提升 ,為顧客提供人性化服務的醫院發展目標。
預約掛號
-
天臺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天臺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49年5月,是一所集醫療、急救、康復、保健、科教于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和全縣醫療急救中心。醫院現占地面積26500平方米,建筑面積45339平方米,設有內、外、婦、兒等17個病區,開放床位630張,開設醫療科室29個,縣急救中心掛靠本院。同時,急診醫學科被評為浙江省縣級醫學龍頭學科,創傷外科被評為臺州市重點醫學扶持學科,兒科、神經內科被評為臺州市重點醫學培育學科。<br> 醫院現有員工1012人,離退休人員155人,其中高級職稱122人。擁有進口核磁共振、大型16層螺旋CT、X線數字成像系統(DR)、體外碎石機、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儀、東芝500型X線胃腸機等先進醫療設備總值9000余萬元,總資產約3.07億元。<br> 2000年8月,醫院與上海醫大中山醫院建立衛星遠程醫療會診系統,2001年以來,醫院先后成為浙一、浙二醫院協作醫院、省人民醫院協作醫院、上海華山醫院腦血管病合作中心;并與臺州醫院建立危重病人高新技術雙向轉診協作關系;2007年以來又相繼成為安徽醫科大學教學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臺州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br> 醫院先后被評為省級文明醫院、省級治安安全先進單位、浙江省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集體、臺州市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臺州市百家示范單位、臺州市消費者信得過單位、臺州市示范文明醫院、臺州市廠務(院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多次被臺州日報報業傳媒集團評為通訊報道工作先進集體。
預約掛號
-
內江市婦幼保健院
內江市婦幼保健院始建于1975年,2002年并入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建院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為國家“三級乙等”婦幼保健院,擁有“國家愛嬰醫院”“內江市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中心”“內江市孕產婦急救中心”“內江市母嬰安全指導中心”“內江市新生兒急救中心”“內江市產前診斷機構”“內江市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管理辦公室”“內江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管理辦公室”“四川省孕期健康教育中心”等省市級服務管理部門,同時掛牌“內江市婦女兒童醫院”“內江市兒童醫院”。依托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強大的綜合醫療資源及管理優勢,領先并專心、專業、專科、專注于全市婦幼健康事業。 醫院現位于東興區西林大道220號,院內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6188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建筑面積5915平方米,現有編制床位290張,實際開放床位130張。醫院現有職工434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64人,正高級職稱7人,副高級職稱27人,中級職稱專業人員33人。院內設有業務科室14個,醫技3個。其中婦產科是內江市重點專科,是內江市在建重點學科,擁有內江市婦產科學科帶頭人,四川省生殖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婦科生殖內分泌專委會委員,四川省婦產科專委會委員、四川省婦科腫瘤專委會常務委員、四川省醫師協會常務委員、四川省圍產醫學會委員等專家。 醫院現有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腹腔鏡、宮腔鏡、電外科婦科工作站、超聲刀、陰道鏡、海扶超聲治療儀、海極星超聲治療儀、LEEP刀、普林格爾治療儀、直視人流系統、鉬靶X光機、HPV基因分型檢測儀、地貧基因檢測、PCR核酸分析儀等各種高精尖儀器設備。 由正高、副高級醫生組成的專家團隊承擔了重慶醫科大學、西南醫科大學、成都醫學院、內江健康職業技術學院及內江醫科學校等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教學及臨床任務,及時掌握更新醫療技術前沿信息。在眾多優勢診療服務中,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清除術、腹主動脈旁淋巴切除、大網膜切除等技術跨入全省先進水平。海扶治療子宮肌瘤、腺肌瘤、胎盤植入、切口妊娠處于全省先進水平。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解、II型粘膜下肌瘤切除、瘢痕妊娠病灶清除術在省內處于先進水平。在全院學術研究中,300余篇論著、論文在《中華婦科雜志、《實用婦科雜志》《四川醫學》《重慶醫學》等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上正式公開發表;有市內新技術、市內科研66余項。 醫院不斷加強婦、產、兒學科建設。婦科方面開展了婦女保健、計劃生育、婦科腫瘤、生殖內分泌、不孕不育的治療。其中婦科良性腫瘤90%以上采用了宮腔鏡、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早期婦科惡性腫瘤采用腹腔鏡下根治術,中晚期采用開腹手術,配合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明顯提高了癌癥病人的治愈率及5年生存率;宮腹腔鏡聯合治療輸卵管阻塞所致的不孕,配合夫妻同診同治,明顯提高了不孕癥患者的妊娠率。 其中婦女保健包括了婚前保健、婦女病普查普治、婦女營養、婦女心理衛生、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乳腺保健等。孕產保健方面,從產前、產時、產后一條龍服務,開展孕前優生咨詢及檢查、孕期規范保健、產前胎兒疾病篩查、孕期遺傳咨詢、高危孕產婦專家跟蹤保健管理,富有特色的孕期健康教育(孕婦學校)及各種危重孕產婦的多學科與綜合治療。產時開展了無痛分娩、導樂分娩、仿生助產已達12年。產后開展了子宮復舊及盆底康復、形體恢復訓練等項目。兒科方面設置了兒童保健、兒科和新生兒科,其中兒童保健開展了兒童體格檢查、兒童心理智能測評、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嬰幼兒游泳撫助、幼兒早期綜合發展等特色項目。 醫院始終秉承“關愛女性、呵護新生”的服務宗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兒童優先、母嬰安全”的服務理念,目前正在進行新院區建設,將在2022年底前完成建設搬遷,為婦女兒童提供安全、舒適和諧的醫療保健環境,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創建國家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在2023年年底建成國家三星級智慧醫院,將為全市婦女兒童的醫療保健提供更加舒適、便捷、高效、滿意的服務,為全市婦女兒童的健康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
上海普陀區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普陀區人民醫院(上海紡織第一醫院)坐落于鐵路上海站附近,是一所有著近七十年歷史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該院創建于1933年,前身是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建造的水月醫院。解放后成為上海市紡織局所屬的職工醫院,為紡織系統職工及家屬的醫療保健做出了一定貢獻。是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也是上海醫科大學的教學實習基地。 普陀區人民醫院占地面積11212平方米,建筑面積31049平方米。全院共有職工920人,其中醫師241人,醫技人員111人,護理人員315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81人,受聘于醫科大學的兼職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設有床位556張。 普陀區人民醫院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設置齊全。臨床共有一級科室15個,二級專業學科29個,醫技科室22個。擁有萬元以上醫療儀器設備247臺(套)。配備ICU(外科重癥監護病區)、CCU(內科心臟監護病區)、婦科重癥監護病房、急診監護病房、呼吸監護病房等多套監護設備,極大地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自1977年以來,榮獲科技成果獎24項,其中國家級3項,部級2項。 通過抓基礎醫療護理質量,醫院的日常業務工作得以規范有序的開展,同時為提升醫療質量,醫院還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和科研工作。在檢驗科下設了免疫一基因檢測中心,開展多種細胞因子、粘附分子和淋巴細胞分化抗原檢測,并以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腫瘤耐藥基因、端粒酶、P53抑癌基因、細胞因子MRNA定量測定等。 普陀區人民醫院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先后接待了美國、丹麥、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學者來院參觀,舉行學術交流、專題講座等。同時也向美、日、德、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地區派遣學科領導、技術骨干訪問參觀考察和培訓學習。1980年以來先后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開展協作科研項目。醫學教育及醫學科研的開展,使醫院在診斷、治療、預防保健等方面有了長足進步和不斷提高。
預約掛號
-
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建院于1941年,時稱東海醫院,是中國共產黨在膠東地區成立最早的醫院。經過數十年、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地市級三級甲等醫院,也是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WHO)確立的愛嬰醫院和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2004年還順利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醫院占地面積8多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多萬平方米,是山東省占地面積最大的一所地市級中心醫院。醫院開放床位800張,現有職工1200余人,其中正式在編職工近800人,承擔著膠東半島東部四個縣市2000多個村、200多萬人的直接就醫和30多個基層醫院的轉診與會診任務,并作為威海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年門、急診量達38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萬余人次。醫院擁有固定資產4億余元,以及1.5T核磁成像系統、64排螺旋CT、能譜CT、直線加速器、多功能查體車、數字乳腺X光機、準分子激光治療儀、大型C臂血管造影機、乳腺鉬靶等萬元以上先進醫療設備1000余臺(件),為準確的診斷治療提供了可靠保障。 “十年建醫院,百年立學科”,醫院始終把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作為核心競爭力,不斷強化醫院的內涵建設,固本強身。醫院設行政職能科室21個,醫療、醫技科室38個,其中神經內科、中醫科、骨外科是省級重點專科,腫瘤科、骨外科、重癥醫學科、婦科、普外科、消化內科是威海市級重點專科,輸血科、影像科、藥學部是威海市血液管理、醫學影像和藥學質控中心,腫瘤科還是省地市級中心醫院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是省級醫療質量示范科室,消化內科是市級醫療質量示范科室,心內科是市級重點學科建設單位。通過加強“三基三嚴”培訓、選派業務骨干外出進修學習、邀請知名專家講學等方式,醫院逐步加大醫療技術引進吸收、創新發展的力度,已成功開展了四肢(指)離斷再植術、骨段滑移技術治療大段骨缺損、全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冠狀動脈搭橋術、PTCA、心臟瓣膜置換術、射頻消融術、ERCP、腦血管疾病介入栓塞術、腦巨大腫瘤切除術、喉癌切除術、電子胃鏡下食管支架植入術、關節鏡、腹腔鏡、宮腔鏡、胸腔鏡下的微創手術和鈥激光碎石技術等。神經內科下設3個病區、1個實驗室(省內首家設立的腦卒中預警中心實驗室),是煙威地區最大的神經系統疾病診療和康復中心,該科的“微創錐顱碎吸腦出血技術”被確定為全國指導醫院,連續兩次獲得全國微創粉碎清除術推廣一等獎,開展的缺血性腦血管病預警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被作為“山東省面向農村和基層推廣技術十年百項計劃”予以推廣。醫院還是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威海地區技術協作中心、威海市藥事管理、血液管理、醫學影像質控中心、威海市白內障復明工程定點醫院,鮮明的專業特色,高超的創新技術為拓展醫療服務領域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平臺。1994年以來共獲科研成果178項,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147項,被列為省推廣項目1項;發表論文4248篇,其中被SCI收錄11篇,中華級751篇,部、省級3481篇。 醫院教學歷史悠久,在既往擔任威海衛生學校、萊陽衛生學校、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濰坊醫學院教學醫院的基礎上,又先后成為泰山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河南新鄉醫學院、濱州醫學院的教學醫院和教學基地,2003年創建成為濰坊醫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每年接收各類各專業實習生、見習生近300人,通過“以教促醫,教學相長”,有力推動了醫務人員整體素質的持續提升。 醫院始終秉承“仁智并舉,精業善行”的工作理念,形成了 “質量建院、科技興院、人才強院、品牌揚院、形象立院”的發展戰略,推動了內涵建設和服務能力的持續提升。優良的環境、完善的設施、先進的技術及人性化的服務受到越來越多的患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贊譽,醫院年業務收入達4.8億元,連續10年獲得威海市衛生局局直單位千分考核第一名,連續7年在市局組織的18家縣級以上醫院行風民主評議中名列第一,連續2年獲得威海市“醫院管理年” 活動評比第一名,還先后被授予“全國百強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省醫德醫風示范醫院”、“山東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優質服務百佳醫院”、“山東省精神文明先進集體”、“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山東省價格誠信單位”、“全省惠民醫療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首批醫患和諧示范醫院”、“首批全省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山東省病歷管理先進單位”“ 全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示范單位”等30余項省級及以上榮譽稱號。近年來,多次獲得省、市組織的各類專業技能比賽第一名,得到省衛生廳、市衛生局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贊譽,其中,2008年在全省三級綜合醫院護理技能比武中榮獲團體第一名;在全省衛生系統首屆康復治療師崗位技能競賽中取得總分個人第一名和第四名;2009年在全省三級綜合醫院病歷質量檢查評比中榮獲三等獎;2010年在全省46家
預約掛號
-
襄陽市中心醫院北區三級甲等
襄陽市中心醫院(湖北文理學院附屬醫院),是襄陽市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一家現代化大型綜合性醫院,是湖北省衛生廳重點建設的省級區域性醫療中心,是衛生部批準的湖北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和鄂西北毗鄰地區疑難疾病診療中心,綜合實力名列湖北省醫療行業“十強”。<br><br> 醫院始建于1949年7月1日,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為原襄陽市中心醫院,北區為原襄陽鐵路中心醫院),下設萬山分院和傳染病分院,共有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正在建設的醫院東津院區占地622畝,建成后可滿足6000—8000人次日門診量,擁有3000張開放病床,一期工程將在2015年完成并投入使用。屆時,醫院將形成“一院、三區、二分院”的格局,為鄂西北毗鄰地區的區域性醫療中心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br><br> 醫院在崗職工2842人,衛生技術人員占全院職工總數的85%以上;醫院擁有一大批優秀技術人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者300余人;其中一級主任醫師3人,二級主任醫師12人;博士、博士后61人,碩士335人;正、副教授25名,武漢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其他院校兼職碩士生導師14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5人,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4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市政府專項津貼專家10人,湖北省首屆醫學領軍人才1人,襄陽市首屆“隆中名醫”10人。<br><br> 醫院現開放病床2900張,設56個病區,50多個專科,年門診量130萬余人次,年出院病人8.3萬余人次,病床使用率平均在100%以上,年手術2.3萬臺次,資產總額11.5億元。<br><br> 醫院擁有3.0T磁共振、64排CT、ECT、數字減影儀(DSA)、DR、直線加速器(IGRT)、心臟彩超、腹部彩超、各種內腔鏡、高壓氧艙、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十萬元以上醫療設備300多臺(套),價值近4億元。<br><br> 隨著醫學科技的快速發展,醫院先后成功開展了以先心病、瓣膜置換術為代表的體外循環手術,同種異體腎移植、肝移植、玻璃體切除術、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和包括先心病在內的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神經內、外科的介入治療及顯微手術;普外科的腹腔鏡,胸外科的胸腔鏡,泌尿外科的腹腔鏡、輸尿管腎鏡、經皮腎鏡、前列腺電切鏡,骨科的關節鏡、椎間盤鏡,呼吸科的纖維支氣管鏡技術,血液透析、人工肝,干細胞移植以及婦產科的腹腔鏡、宮腔鏡、陰道鏡等高新技術和微創手術迅猛發展,已達國內先進水平,在省內同級醫院中居領先地位。<br><br> 醫院先后有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婦產科、眼科、檢驗醫學部、耳鼻咽喉科、兒科、麻醉科、腫瘤科、護理、影像科、皮膚科等25個科次、14個科室以雄厚的實力成為省級重點專科,另有市級重點專科20多個。醫院的皮膚科白癜風治療專科(部級專科),為全國知名重點專科,并被湖北省列入“十一五”中醫重點專病建設項目。<br><br> 近5年來,醫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中國醫師協會專項基金1項,衛生部行業科研專項基金1項,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領計劃人才項目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12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經費300余萬元。有100余項科研成果通過評審,并有多項科研成果榮獲省、市科技獎勵。每年在各類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500余篇。近5年共發表SCI論文60余篇。<br><br> 醫院是湖北文理學院附屬醫院,開設5年制臨床醫學和4年制護理學兩個本科專業,生源來自全國近20個省市自治區,現有在校生近500人。醫院還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等多所院校的教學醫院,并承擔多所院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是湖北省全科醫師培訓基地,醫院每年接受進修200余人、實習生700余人。<br><br> 醫院先后被湖北省委授予“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先進黨委”稱號,被省衛生廳評為“示范醫院”、“湖北省三級優秀醫院”;1998年以來連續三次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連續五次被評為“省級最佳文明單位”, 還先后榮獲“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湖北五一勞動獎狀”、“湖北省消費者滿意單位”、“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