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毓璜頂醫院三級甲等
傳承百年歷史? 鑄就世紀輝煌 ——煙臺毓璜頂醫院簡介 煙臺毓璜頂醫院始建于1890年,其前身是美國長老會創辦的教會醫院。經過一百多年的變遷,現已發展成為煙臺市最大的綜合性醫療保健中心、三級甲等醫院、山東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醫學院暨青島大學醫學院研究生培養基地。 醫院占地面積9.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9萬余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2.7億元,?其中醫療設備資產7.2億元。擁有PET-CT、256層極速CT、3.0T磁共振、全身X刀、直線加速器等高精尖儀器設備。在崗職工3500余人,其中,主任、副主任醫師461人,教授、副教授184人,具有博士/博士后學歷/學位者174人、碩士學歷/學位者763人,博導7人、碩導78人,享受國務院特貼、衛生部及省突貢專家14人,全國學會委員及省級學會副主委76人。開放床位3000張,年門診量170萬人次,出院病人9萬人次,各類手術6萬例。 醫院設有50個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其中消化內科、泌尿外科、婦產科、兒內科等9個專業為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業,血液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臨床護理等16個學科為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器官移植、腔鏡手術、內鏡技術、介入診療是醫院的四大品牌技術。年開展腎臟移植近百例,骨髓移植10余例,腔鏡微創手術5000余例,內鏡診療技術近30000例,介入診療技術10000余例。代表醫院學科發展方向的生物治療、干細胞移植、基因檢測、生物芯片診斷等“六個十技術”也實現了全面突破,技術層次和規模均處于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水平。 醫院建有國內一流的中心實驗室,設有“山東省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著國家“863”、“973”重大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高層次科研課題,其中兩項“863”填補了山東衛生系統空白。成功獲得5枚符合國際公認鑒定標準的人類體細胞克隆胚胎,標志著我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成功掌握人類胚胎克隆技術的國家。生物芯片實驗室為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全國設立的6家分中心之一,也是華東地區唯一的分中心,搭建了生物芯片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高端平臺。2011年以來,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6項,其中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中華護理學會科技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承擔國家“863”、“973”、國自然基金等高層次科研項目22項,194篇SCI論文中影響因子最高者達39.06,居國內地市級醫院前列。 近年來,醫院以打造國內一流的數字化醫院為目標,以財務管理為基礎、以臨床應用為主線,以質量控制為核心,研發了醫護工作站、電子病歷、移動醫護、LIS、PACS、手術麻醉、物流管理、全成本核算、辦公自動化、數字圖書館等80余個信息系統,覆蓋了醫療、護理、行政、后勤的所有科室。其先進性、適宜性、可拓展性以及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等均居國內前列。先后被衛生部指定為全國首批電子病歷試點醫院、單病種質控信息化管理系統研發基地,并獲得全國首屆衛生信息化推進優秀獎。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經美國醫療衛生信息與管理系統協會認證,達美國電子病歷采納模式六級水平,是全國僅有的三家醫院之一。 醫院積極開展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休斯頓安德森腫瘤中心,德國巴伐利亞州利希藤菲爾斯醫院、杜塞爾多夫大學附屬醫院,荷蘭烏特勒茲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多家醫學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成立了煙臺-廣島中日腫瘤中心、中德國際關節培訓與治療中心等合作機構,先后派出100余名醫護人員赴美國、德國、澳大利亞、荷蘭、日本等國進修深造、攻讀學位。 多年來,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在全國衛生系統率先實施了醫院文化建設工程。培育和光大了“精誠、創新、超越”的醫院精神,“求知、求慈、求精”的醫院院訓;設計和創作了“如意飛翔”的醫院院徽,“吉祥如意”的醫院院歌,全面系統地打造了毓醫的“如意”核心文化。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深蘊關愛的人性化服務理念,全面詮釋了人性化服務內涵,編撰了全國衛生系統首部分類科學、內容豐富的《服務規范》、《服務指南》和《醫院文化建設專輯》,形成了深蘊尊重關愛理念的服務品牌 實現了服務品質的持續改進,服務質量全面提升,被中國醫院協會向全國推薦。 近年來,醫院先后榮獲全國百佳醫院、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執行醫藥服務價格十佳單位、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三級甲等
為充分發揮“洛陽正骨”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更好地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在河南鄭州興建了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以下簡稱“鄭州院區”)。鄭州院區緊鄰京廣高速鐵路鄭州東站,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永平路100號(東風南路與商都路交匯處)。鄭州院區項目實際設計總床位約1500張,規劃用地247畝,總投資約8億元。其中,一期項目設計床位600張,建筑面積67600 ㎡,投資約5億元。日前,一期項目工程已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鄭州院區將樹立大健康理念,堅持“中西醫并重”方針,突出中醫特色,努力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能力,打造服務品牌。2015年1月17日,新成立了以骨健康管理為特色、體現中醫治未病理念的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該中心堅持預防為主,通過調整人體陰陽平衡、增強人體正氣,同時開展全方位健康風險評估與干預管理服務,努力實現保健、養生、咨詢、診療、康復等多位一體的個體化健康管理目標。 鄭州院區的發展定位是“大專科,小綜合,有特色”,以“洛陽正骨”傳統療法與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相結合為主要診療、護理、康復手段,主要設置有頸肩腰腿痛科、手法正骨科(微創正骨科)、骨關節病科、脊柱損傷科、手外科、顯微外科、上肢損傷科、小兒骨科、髖部損傷科、膝部損傷科、足外科、運動醫學科、骨盆外科、骨病矯形科、骨髓炎科、骨質疏松科、風濕病科、介入科、核醫學科、康復醫學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急診科、內科等臨床科室。開展“無痛病房”“床邊康復”“手法正骨(微創骨科)”“洛陽皮瓣”“核素靶向治療”“干細胞移植、免疫吸附、光動力、液體刀療法治療風濕病”“計算機導航下分期治療股骨頭壞死”“骨科圖像融合技術”“ 骨科紅外線成像技術”“關節、肌肉、肌腱的超聲診斷及肌電圖診斷”等新業務及特色診療項目技術,積極探索3D打印技術的科研與應用。同時,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豐富服務內涵,給患者以良好的一站式服務體驗,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鄭州院區現擁有大型影像儀器設備15臺,形成了影像診斷數字化、網絡化,并和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的HIS系統實現了醫療資源共享,同時和國內多家醫院搭建了醫療合作及遠程網絡會診工作平臺。 為弘揚中國傳統醫學文化,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第二批中華老字號的平樂郭氏正骨法正一步一步走進千家萬戶,將為省內外骨傷病人提供更多的方便,更好地為骨傷患者排憂解難。
預約掛號
-
固鎮縣人民醫院
醫院將以“二甲”復審為契機,繼續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逐步建立醫院評審評價體系,加強自身建設和管理,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改善醫療服務,更好地履行社會職責和義務,提高醫院整體服務水平與服務能力,為創建現代化醫院,滿足全縣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而奮斗。
預約掛號
-
寧縣第二人民醫院二級乙等
寧縣第二人民醫院簡介該院位于縣城西面的和盛鎮中街,前身為寧縣和盛中心衛生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急救、合作醫療、社區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占地面積3.9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4萬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10000平方米,生活用房6400平方米,總資產達4000萬元。開設病床300張,擁有15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現有職工215名,其中主治醫師以上職稱25人,外聘長住西安教授6名,為各科服務教授達14人之多,大專以上學歷78人。服務人口為25萬人次,年門診6.5萬人次,住院病人8400人次,年實施各種手術2000多例,2010年業務收入達2453萬元。先后被甘肅中醫學院確立為教學醫院,被西安交大確立為協作醫院,被北京大學確立為培訓站,北京天壇醫院遠程會診點。為了打造品牌,加強對外聯系,更好的服務于患者,2008年被市人民政府批準為“慶陽市和盛醫院”;被省衛生廳確立為寧縣第二人民醫院。2009年通過了全國中醫先進縣驗收。近年來,我院依靠“科技興院、名家辦院”的方針,走專科專病的路子,堅持以“內引外聯、兩高一特(購進高科技醫療設備,吸引高層次人才,形成特色鮮明的醫療專科)”為辦院理念,以優化診療環境、提高服務質量,牢牢抓住“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宗旨,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著力改善就醫環境,促使醫療技術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先后1000萬元建成5300㎡容納280人的住院大樓,同時引進核磁共振、CT、高強度超聲聚焦腫瘤治療系統、彩超、CR等大型醫療設備40多臺件,并建成了五層雙面框架結構的醫技樓,檢查設備不再四處亂擺亂放,方便了患者就診檢查。建有專家公寓樓,聘請省級著名專家、教授常年坐診,獨立開展顱腦、脊柱、關節、胸腔等各類高、難、尖手術。并形成以微創外科為主的特色專科,超聲聚焦腫瘤治療、體外沖擊波碎石、心臟外周血管及腫瘤介入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自凝刀微創子宮肌瘤、前列腺汽化電切、鼻內窺鏡下手術以及椎間盤鏡、關節鏡、等離子刀等微創手術。診療范圍輻射陜、甘、寧等地。
預約掛號
-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二級甲等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簡稱:肇慶醫專附屬醫院),始建于1975年,原名肇慶衛生學校附屬醫院,2006年4月加掛肇慶市口腔醫院,2013年8月加掛肇慶市牙病防治指導中心,是一所集醫療、護理、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并承擔肇慶市區及周邊地區的社會醫療衛生服務和市120急救服務,是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高等院校的臨床教學和實訓基地。 醫院位于市中心地帶,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占地3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現有編制床位200張。科室設置齊全,專科建設各具特色。目前,我院口腔科、眼科、康復醫學科被評為肇慶市重點專科。設有急診科(120)、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康復科、疼痛科、內科、外科、骨科、婦科、兒科、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皮膚科、預防保健科(體檢中心)、病理科、功能科、放射影像科、檢驗科等。醫院醫療設備齊備,能有力配合臨床輔助診斷。住院病房寬敞明亮、功能齊全,適合病人療養康復。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來服務于群眾,為全市及周邊地區的醫療救治工作發揮重要的作用。
預約掛號
-
綿竹市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綿竹城中,馬尾河之濱,有一座充溢著紫藤花香的百年老院——綿竹市人民醫院。 老一輩的人還記得她有另外一個名字——仁澤醫院,就連醫院周邊,還有著諸如“仁澤菜市”、“仁澤小區”的地名。1919年,仁澤醫院創始人傳道士路景榮(英國人,畢業于愛丁堡大學,外科醫學博士)組織天主教徒、社會名流捐款購買了慶云下南街(現人民醫院地址),修建仁澤醫院。 從最初僅有40張床位,時至今日,這所醫院已然發展成了擁有職工1220人,編制床位800張,開放床位935張,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急診急救于一體的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是成都醫學院非直管附屬醫院、省高等醫學教育臨床教學基地。翻開這家醫院的百年歷史,每一頁都記載下了她的發展與變遷,見證了綿竹市衛生事業的變革與前行。 2017年10月,綿竹市人民政府先后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第二醫院啟動深化辦醫合作,綿竹市人民醫院正式揭牌冠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綿竹醫院”的第二名稱,并成為華西第二醫院/華西婦產兒童醫院區域聯盟醫院。 在2021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9年度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中,綿竹市人民醫院在全國2413家三級公立醫院參加的“國考”中排名第395名,評定為B++等級,較2018年度國考成績排名663名進步268名。在2021年4月最新發布的艾力彼“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榜”,綿竹市人民醫院排名全國縣級醫院第270名,實現三年三連進,在德陽地區率先挺進300強。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9年度四川省公立醫院滿意度排名中,住院患者滿意度排名全省第二,門診患者滿意度排名全省第七。被國家衛健委列入首批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名單。 <strong>2020年,受疫情影響,醫院門急診人次總計62.66萬,出院32178人次,住院手術8079臺,較2019年均有所下降;四級手術占比12.14%,較同期增幅31.81%。醫院高度重視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現有高級職稱職工156人(其中正高29人,副高127人),碩士40人,中級職稱353人</strong>。2020年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名,2019年四川省第八批基層衛生拔尖人才2人,2019年第二屆四川省臨床技能名師1人,2020年德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德陽市學術技術后備人選5人,2018年德陽“英才計劃”德陽名醫1人。 學科建設方面,醫院科室設置齊全,<strong>設有臨床科室20個,醫技科室7個,涵蓋25個科目、59個專業,各專業人員配備齊全,結構合理。德陽市人民政府在我院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并下撥專項經費,下設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游潮專家工作室、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康焰專家工作室、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何成奇專家工作室、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副主任李響專家工作室。擁有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專科5個,分別為康復醫學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護理學、重癥醫學科;德陽市醫學重點專科7個,分別為內分泌科、婦產科、普外科、檢驗科、呼吸內科、感染性疾病科、骨科</strong>。 2017年,借力華西—綿竹醫聯體建設契機,醫院綜合管理及服務能力再上新臺階。先后聘請7名華西學科主任,17名華西特聘教授;與華西感染科、泌尿外科、康復科、呼吸科、急診科、營養科、重癥醫學科、護理學等13個專業建立專科聯盟;與華西第二醫院生殖科、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建立專科聯盟。 醫院同標推進綿竹區域醫共體建設,先后啟動與孝德鎮、新市鎮、土門鎮衛生院合作辦醫,區域醫共體信息平臺已建成,醫療技術服務中心推進順利。先后榮獲“醫聯體探路先鋒”、“縣域優秀衛生行政管理獎”、“醫院管理創新獎”、“2019年度改善醫療服務”優秀醫院等獎項。《四川日報》將醫院作為基層醫聯體建設典型案例,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專刊中進行專題報道;2019年1月10日,健康報整版報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綿竹市人民醫院“為醫聯體建設提供可操作樣本”;2019年5月30日,四川日報對綿竹市醫共體建設進行了報道;9月24日,四川日報在壯麗70周年專刊中進行專題報道,醫院品牌影響力和正面宣傳效應顯著。 2021年,機遇與挑戰并存,壓力與動力同在。我們將以創建“三甲”醫院為目標,始終秉承“仁愛養和 澤濟安康”的服務理念,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恪守“仁愛 敬業 奉獻 創新”的院訓,與時俱進,加快發展步伐,改善患者就醫感受,努力打造區域一流醫療中心,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優質的醫療服務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研究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為廣東省專科醫師和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2015年第36屆SICOT世界骨科學術大會主要承辦方之一。醫院地處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是廣東省公費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傷、生育、醫療保險等定點醫院,獲評廣州醫保最高信用等級“AAA”單位,與廣東省地市及泛珠三角區域建立了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平臺,是廣州市120急救網絡醫院。 學科門類齊全 現編設臨床、醫技科室共40個,教研室4個,展開床位1000張。擁有博士、碩士授權學科19個。現已形成以骨科為龍頭,婦兒生殖學科群、危急重癥醫學學科群、泌尿系疾病學科群、神經醫學學科群等4個優勢學科群的發展格局。骨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及臨床重點專科,設有8個亞專科,展開床位220張,負責承辦省衛計委指定的“省骨科醫師高級研修班”培訓任務。腎內科為廣東省醫學臨床重點專科,婦產科為廣州市重癥孕產婦救治機構。 先后承擔省級以上課題52項,發表科研論文328篇,SCI收錄45篇。金大地主持的《滲出期脊柱結核的外科治療》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人才實力雄厚 現有國家級學會副主任委員4人次,廣東省副主委以上22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珠江學者1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47人,博士、碩士生導師24名。擁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世鎮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姚開泰領銜的“專家技術指導委員會”,聘請了邱貴興院士等19名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 醫療特色顯明 骨科特色技術如脊柱非融合技術、脊柱功能重建-后凸矯正術,脊柱功能重建-側凸矯正術,雙膝關節置換術、踝關節置換術、雙膝單髁置換術,關節鏡診療技術-交叉韌帶重建術、半月板修復,復雜骨盆骨折,多發粉碎骨折治療,小兒先天性足踝畸形矯正和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顯微手外科斷肢、斷指再植等;微創腔鏡技術如脊柱外科微創前路手術治療腰痛、后路內固定手術,腹腔鏡下治療子宮內膜異位,腹腔鏡下膀胱癌根治、乙狀結腸代膀胱術,腦室鏡下經鼻竇垂體瘤切除技術,腹腔鏡下巨大脾臟根除等;心腦血管病介入技術如頑固性高血壓射頻消融治療、冠狀動脈和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顱內巨大動脈瘤的栓塞治療等;血液凈化診療特色如雙重濾過血漿及血漿吸附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難治性腎病治療,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胰島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腎病等;急危疑難重癥救治特色技術如枕頸交界區頸椎腫瘤切除、枕頸功能重建術,原始神經外胚葉腫瘤切除術等達國內先進水平。 診療設備先進 擁有先進的核磁共振、螺旋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腔鏡微創治療設備(胸腔鏡、腹腔鏡、關節鏡、椎管鏡和宮腔鏡系統)、四維彩超、全脊柱拼接功能DR等大型診療設備及國內一流的消化內鏡、血液凈化診療平臺,為高質量的診療服務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社會聲譽良好 出色完成廣州亞運會醫療保障任務,參加青海玉樹、云南魯甸抗震救災,幫扶郁南、惠東、佛崗等多家基層醫院,受到當地干部群眾廣泛好評。 先后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衛生應急工作突出單位”、“全國百家改革創新醫院” 、“中國公立醫院最佳優質服務示范醫院”、“中國醫療機構公信力示范單位”、“全省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衛生系統行業作風建設先進集體”、“廣東省直屬機關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骨科被授予省級“青年文明號”。金大地院長當選“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衛生應急工作突出個人”、“中國健康服務業年度特別貢獻獎”、“廣東優秀院長”。 醫院秉承“實干、創新、包容、自強”的醫院精神,倡導“精誠仁道”的院訓,緊緊圍繞“全面提高服務對象滿意度,全方位提升員工幸福指數”的辦院理念,堅持“關愛每位患者,做好每個細節”的服務宗旨,以精湛的醫療技術、最佳的優質服務、嚴格的科學管理,竭誠為社會各屆人士提供優質、便捷、溫馨、滿意的服務。
預約掛號
-
鄱陽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鄱陽縣人民醫院是一所有著82年建院歷史,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國際愛嬰醫院、市級群眾滿意醫院。醫院開放病床678張,下設50個科室,有職工69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8人(返聘8人)、副高級職稱44人(返聘10人),中級職稱150人;北京大學醫學博士1人,浙江大學等醫學院醫學碩士5人,醫院管理碩士1人,大學本科240人。醫院占地80畝,擁有一棟4層門診大樓,一棟3層醫技大樓,一棟8層內科住院大樓,一棟13層外科住院大樓,一棟5層食堂綜合樓,一棟2層感染科樓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等,總建筑面積46700平方米,院內有一處占地7畝的森林理療公園、天然氧吧,設施優良,環境優美。同時,醫院為不斷提高醫療診斷水平,更好地為全縣廣大患者服務,有64排128層螺旋CT、鈥激光、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R、腹腔鏡、GE1.5T核磁共振、美國銳珂平板DR、乳腺鉬靶、日本二郎神四維彩超等一批高科技診斷設備,逐步完善醫療條件。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