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化市中醫院三級乙等
奉化市中醫醫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的集醫、教、科研、保健、康復于一體的非營利性國家三級乙等中醫醫院,是奉化市中醫、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醫院占地面積26000m2,建筑面積24868m2,醫療用房15208m2,醫院注冊資金8426萬元,固定資產總額10170萬元,醫療設備總額6655萬元。現有開放床位450張,職工530人,其中衛技人員445人,高中級職稱人員199人。現為省重點建設中醫院、省文明醫院、省文明單位、省愛嬰醫院、省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寧波市環境保護模范(綠色)醫院、奉化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和奉化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兒科、骨傷科、婦產科、眼科、肛腸科、針灸、推拿、整形外科、口腔科、腫瘤科等20個臨床科室,中風病、糖尿病、胃炎、心血管病、腫瘤、骨關節損傷、青光眼、白內障、慢性結腸炎等60個專病專科門診,檢驗科、病理科、放射科、特檢科等11個醫技科室及中西藥房。住院部設腦病科、內分泌科、心血管科、消化科、呼吸科、外科、骨傷科、眼科、婦科、產科、肛腸科、腫瘤科、針灸推拿康復醫學科、耳鼻咽喉科、整形外科、口腔科、ICU等十二個病區和一個綜合手術室。中風病專科是省重點建設中醫專科和省中醫“名科”建設項目、“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被列入省級重點協作單位,中西醫結合肛腸科是寧波市中醫扶持專科,針推康復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特色專科建設項目,中醫心血管病學是寧波市縣級醫學龍頭學科。“奉化市眼病防治中心”、“奉化市中西醫結合糖尿病治療中心”、“奉化市康復醫學中心”、“奉化市口腔疾病防治中心”、“奉化市醫療美容中心”、 “奉化市推拿醫療中心”均設在我院。 醫院配備有磁共振、16排螺旋CT、DR、C形臂X光機、X線數字胃腸機、沖擊波碎石機、進口彩色B超、腦電圖儀、經顱多普勒、各類心電圖機、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儀、心功能測定儀、肺功能測定儀、多參數心電監護儀、全自動血生化儀、血凝儀、電解質儀、免疫發光儀、血糖儀、性激素測定儀、血氣分析儀、化學發光儀、血粘度檢測儀、基因檢測儀、進口麻醉機、呼吸機、進口電子胃鏡、腹腔鏡、膀胱鏡、纖維支氣管鏡、電子腸鏡、骨關節鏡、電子宮腔鏡、冰凍切片機、高頻電刀、婦科LEEP刀、光子嫩膚儀、雙軌激光美容治療儀、超聲美容儀、眼科視野儀、眼科電生理儀、自動眼壓儀、眼科專用A/B超、眼科超聲乳化儀、進口眼用手術顯微鏡、熱療儀、乙肝治療儀、盆腔炎治療儀、肛腸綜合治療儀、中藥煎藥機、骨傷電腦治療儀、骨密度檢測儀、C14尿素呼氣HP檢測儀、乳腺檢查儀等設施。 醫院注重科技創新,近年來,先后有八項科研被列入省級科研項目,開展各類新技術、新項目一百余項,在國家級、省級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低價的診療服務。門診人次、住院人次、手術人次均位居全省同類醫院前茅,年門診人次連續7年居于奉化市各家醫療機構首位。醫院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將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努力為奉化人民提供一個整潔、寬暢、舒適的住院環境。
預約掛號
-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三級甲等
浙江省中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保健、康復為一體,中西醫各臨床科室門類齊全、具有鮮明中醫特色和中西醫醫療優勢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始建于1931年,80余年來,以"精誠合作成就卓越團隊,仁和濟世呵護人類健康"為核心價值觀,堅持"融匯中西醫學,貫通傳統現代"的辦院理念,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升華,并成為了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跨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醫院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現占地面積近百畝,分湖濱和下沙兩個院區,核定床位1500張,在崗職工2000余人,其中高級衛技人員300余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國家級名中醫22名。年門診量240余萬人次,出院4萬余人次。醫院設備齊全,是省內醫療設備最先進的醫院之一。2008年醫院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血液病重點研究基地。擁有博士后流動站2個,博士點3個,碩士點9個;中醫學專業和臨床醫學專業是一級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擁有衛生部重點專科5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9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專科14個。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3個。近年來,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30多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等30項。
預約掛號
-
成都416醫院三級乙等
416醫院是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原核工業部)在西南地區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省、市、區三級醫保定點醫院,9所醫學院校教學醫院。 醫院開設床位650張。設有28個醫技科室,40個醫學專業;擁有核磁共振、螺旋CT、E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數字攝片儀、放射治療機、腔內后裝治療機、射頻腫瘤熱療機、各類腔鏡檢查治療儀等大型醫療設備100多臺;專家100多名,留學博士和碩士研究生70多名。 1912年,清末狀元、著名的實業家張謇創建了蘇州醫學院。1959年,蘇州醫學院因醫療業務發展的需要,建立了蘇州醫學院附二院。1969年,根據國防三線建設的迫切需要,將蘇州醫學院附二院內遷到四川內江,易名為416醫院。1989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工作重心的轉移,為了更好地發揮核工業西南地區中心醫院的作用。按照國防三線調整的統一部署,醫院搬遷到成都,開始了416醫院的第三次創業。 50年來,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幫助下,一代又一代416人堅持和發揚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用勤勞和智慧,努力建設著醫院,使醫院不斷地發展壯大。 為了進一步提高醫院的綜合醫療服務能力,滿足百姓的醫療需求,2005年醫院籌措資金修建了新住院大樓。增添和更新了大中型醫療設備60多臺。使醫院病床數由300張增加到650張,極大地緩解了周圍病人住院難的問題。 為了讓病人擁有一個優美舒適的就醫環境,醫院不斷加強環境改造,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建立完善的溝通渠道,設立意見箱、公開投訴部門和投訴電話、建立網絡交流平臺、定期召開病人座談會、行風監督員會、發放病人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病人電話隨訪、組織病人聯誼會,努力營造和諧的醫患氛圍,把優質服務體現到工作的每個環節,使黨和政府對百姓健康的關愛在這里得以體現。 醫院堅持把“以病人為中心”作為工作的出發點,運用先進的企業文化管理理念,按照三級甲等醫院標準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管理,不斷提高醫院的綜合實力。積極向全國十佳醫院學習,努力實現“擁有一流人才、開展一流技術、提供一流服務、建設一流醫院”的發展目標。加快醫院網絡化建設步伐,努力向現代數字化大型綜合性醫院邁進。 416醫院作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在西南地區的一所中心醫院,我們始終銘記為核工業和為地方百姓服務的神圣使命。堅持到基層巡回醫療;為基層單位職工作健康體檢和健康教育;為基層醫院培訓醫療骨干;解決疑難疾病等問題。為建設和諧集團和和諧社會,盡到我們應盡的責任。目前醫院正在盡最大努力配合國家建設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 醫院積極響應四川省衛生廳和成都市衛生局的部署,以極大的熱情對口幫扶涼山州普格縣鄉衛生院、地震災區彭州新興鎮和通濟鎮衛生院、以及成都市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發展。醫院積極開展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主動承擔政府對社會健康的職責,使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得以體現。 在抗震救災中,全院職工不辱使命,和全中國人民一起,抗擊突如其來的特大自然災害。在余震不斷,大樓頻頻搖動,危險隨時可能發生的情況下,醫護人員不顧家人和個人的安危,日夜守護在病人的身旁。并以最快的速度派出醫療隊,趕赴汶川參加救援。醫護人員臨危不懼的精神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醫院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了“抗震救災--工人先鋒號”稱號;獲得國資委、中核集團公司、四川省政府抗震救災榮譽24項。 在6.5全國特大公交車燃燒事件中,醫院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趕赴事發現場。接診18名燒傷患者,為受傷人員贏得了最寶貴的救治時間。被成都市政府授予“6.5公交車燃燒事件醫療救治工作—先進集體” 稱號。 成都416醫院相信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幫助和理解下,通過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一個“職工滿意、病人滿意、政府滿意、社會滿意”的醫院將會得到更加健康、穩步、持續地發展。
預約掛號
-
祁門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祁門縣人民醫院位于安徽的最南端,座落在風景秀麗的黃山腳下、祁紅茶鄉、閶江之濱。自1949年建院五十多年來,現已發展成一所技術力量雄厚、科室設置齊全、服務設施完備的二級甲等縣級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全縣及周邊地區近20萬人口的醫、防、教、研重任。全院現有職工258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30人,開放床位220張,20余個診療科室,6個病區,年門診人次8萬,住院6000多人次。 <br> <br> 祁門縣人民醫院始終堅持“科技興院,為民利民”的辦院方針,先后購置了日本產螺旋日立牌CT,日本產富子能電子胃、腸鏡、血液凈化機、前列腺氣化電切鏡、輸尿管鏡及氣壓課彈道碎石系統、X線定位體外震波碎石機、美國進口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凝儀、血氣分析儀、骨科三維正脊儀、關節鏡、眼科顯微手術鏡、激光治療儀、肝病基因檢測系統、500毫安X光機及電視增強系統、C臂X光機,腦電地形圖儀、動態心電分析儀、電測聽儀、電子腹腔鏡、五官科鼻內窺鏡、美國進口呼吸機、麻醉機、十臺心電監護儀、自動輸液泵等高科技設備。建立了放免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肝病防治中心、遠程會診中心、血液凈化中心及“120”急救中心。近幾年,利用腹腔鏡成功地為800余例病人進行了膽囊切除,并為肺癌病人做了肺葉切除術及結腸癌根治術,運用X線定位為近800例泌尿系結石病人碎石,碎石率達95%,采用前列腺氣化電切治療前列腺肥大,用尿道內切開法治療尿道狹窄等,骨科成功地進行了脊柱側彎矯形、頸椎前后路及雙側髖關節置換術,經皮椎體成形術,采用骶管滴注法治療1700余例頸肩腰腿痛病人,有效率達93.1%,還開展了顯微外科,成功地進行了斷指再植等各種骨顯微外科手術,采用“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了顱內血腫,腦溢血病人。近幾年醫務人員撰寫論文115篇,其中CN級論文55篇,開展科技項目70項,其中有的獲省、市科技進步獎。醫院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辦院宗旨,加強醫德教育,實行綜合目標責任制管理,對藥品、醫療設備、衛耗材料進行統一招標,全院實行微機化管理,實行“一日清單制”,使得病人有一本明白帳。除了“120”急救中心全天候服務外,還組織醫療隊下鄉進行義診,連續4年茶季開展為茶農優質服務月活動,深得茶農好評。 醫院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后,又被衛生部定為“國際緊急網絡醫院”,曾先后榮獲衛生部“衛生先進單位”、“省文明醫院”,市“職工職業道德十佳單位”,縣“科技先進單位”,“服務質量無投訴單位”,順利通過全國醫院管理學會組織的“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醫院”第一、二主題的驗收。 <br> <br> 祁門縣人民醫院職工正在院黨支部領導下,遵循“以人為本,執醫為民”“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以堅定的步伐,銳力改革,開拓進取,力爭再創輝煌。
預約掛號
-
四川郫縣第二人民醫院二級醫院
郫縣第二人民醫院地處郫縣、彭州市、都江堰市交界的唐昌鎮二環路東南段86號,始建于1946年7月,原名崇寧縣人民醫院,1959年12月撤縣并鎮,更名為唐昌鎮衛生院。1965年6月建立唐昌地區衛生院,在唐昌地區衛生院的基礎上,1986年經郫縣人民政府批準,列為縣級醫院編制,更名為郫縣第二人民醫院。1992年9月唐昌鎮南街診所并入,1998年8月唐昌鎮先鋒鄉衛生院并入,1999年9月唐昌鎮中心衛生院并入。1998年6月經成都市衛生局批準獲得國家二級綜合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004年10月成為國家“二級乙等”綜合醫院。2005年通過醫院管理年復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院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維護和保障著唐昌及周邊地區近20萬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和科學求真、嚴謹求精、務實求效的辦院宗旨,狠抓醫德醫風、醫療質量、服務態度、合理收費等方面的工作,使醫院的各項工作取得了飛躍發展,進一步改善和提升了醫院形象,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醫院先后獲得國家“二級乙等”綜合醫院、國家愛嬰醫院、國家檔案管理二級單位、計量管理國家級二級單位、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成都市和郫縣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成都市園林綠化先進單位、成都市用戶滿意先進單位、價格承諾單位、郫縣非典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衛生系統綜合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等殊榮。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使我院遭到嚴重損毀,在縣委、縣政府和衛生局的關心支持下,經郫縣第十六屆人民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議決,將我院納入災后重建項目,一所占地面積90畝,建設面積16000平方米,總投資1億余元的異地新建的郫縣第二人民醫院于2009年7月29日正式開工建設, 2011年9月竣工并全面投入使用。
預約掛號
-
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是佛山市直屬的市級醫院,是一間集醫療、康復、療養、保健、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佛山市社會保險工傷醫療康復中心,佛山市、禪城區、南海區社保定點醫院,多家商業保險公司醫療定點醫院。 <br> 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占地面積51306M2,醫療用房面積3萬多M2,開設床位300多張,員工300多人,高級職稱人員30多人,其中副教授22人,中級職稱人員50多人。門診部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中心、中醫科、皮膚科、醫學美容室、體檢療養科等有關專科。住院部設有內科3個病區(包括心血管、消化、呼吸等)、外科3個病區(包括普外、肝膽、泌尿、創傷、神經、骨科、手外科等)、婦科、兒科、康復醫學科、體檢療養科等科室。近年隨著大量高新技術項目的開展及高級人才的培養、引進,醫療技術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年門診量近50多萬人次,年住院病人近100,00人次以上。 <br> 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內還設立了佛山市首家康復醫學研究所,配有先進的康復治療設備,開展了聲、光、電、磁、熱、針灸、推拿、按摩、體療、作業治療、體外反搏、高壓氧艙等治療項目,更擁有一支技術全面的專業化康復醫師隊伍,使眾多的腦血管病創傷所致偏癱、肢體功能障礙以及頸椎病腰腿痛等患者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從而獲得最大程度的康復,重返社會。 <br> 醫技科室有功能檢查科、臨床檢驗科、放射科、病理科、CT室、內鏡中心、體外碎石室等,各類檢查診斷項目齊全,現有全自動生化儀、電化學發光儀、四排螺旋CT、電子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纖維鼻咽喉鏡、腹腔鏡、陰道鏡、碳14呼氣試驗、肺功能檢測儀、運動平板試驗、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電測聽、經顱多普勒、骨密度等先進診療項目,開展生化項目40多項,免疫項目20多項。 <br> 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有較高檔次的招待所,配備有大小會議室、舞廳、餐廳以及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桌球、健身房等文體設施,可供各種會議,學習班及團體健康體檢及療養休閑娛樂使用。 <br> 現代化的管理,一流的設備,先進的技術,為我們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活動,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供了可靠保證。
預約掛號
-
遼寧省血栓病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三級甲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醫院全國中醫血栓病醫療中心、遼寧省血栓病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暨沈陽市第二中醫醫院,位于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雪松路49號,是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國示范中醫院、遼寧省重點專科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醫院所轄沈陽血栓病研究所、國家三級中藥藥理實驗室和國家二級血管生物學實驗室。遼寧省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專業委員會掛靠該院。<br><br> 醫院始建于1988年12月,全院占地21384平方米,建筑面積26220平方米,現開設床位400余張,年門診量近50萬人次,日均門診量1400余人次,年住院量1.5萬余人次。設有27個臨床科室,2個制劑室。醫療設備總價值為5000余萬元,擁有日本島津公司DSA成像系統、美國GE公司開放式永磁型磁共振、德國西門子16層容積CT和西門子AR-SP全身螺旋CT、美國GE公司Vivid7 彩超、美國GE公司LOGIQ9型多級編碼彩色超聲診斷系統和HDI-3000型彩色超聲多普勒、美國GE公司500毫安X光機、日立公司800毫安透視攝影裝置、X線攝影裝置、日本全自動血脂分離系統、 日本產EXERA系列奧林巴斯電子內窺鏡、德國產經顱多普勒、瑞典AKTA蛋白純化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美國產988型腹腔鏡等診斷、治療、科研設備。<br><br> 建院以來,血栓病專科建設,突出中醫藥特色,中西醫結合,個體化治療,療效顯著。先后接待了全國二十多個省、二百多個縣市的血栓性疾病患者,同時美國、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患者也紛紛前來就醫,良好的聲譽名揚海內外。該院先后研制出治療腦血管、心血管及周圍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純中藥制劑蝮龍抗栓丸、蝮龍抗栓膠囊、通脈膠囊、蝮龍金丸、抗粘降脂丸等14種專科藥品。其中,國家專利產品蝮龍抗栓丸(膠囊),始終受到血栓病患者的青睞,成為臨床治療血栓性疾病的首選藥品。該院科研臨床制劑先后榮獲多項國家、省、市政府獎。該院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開展高科技介入放射治療技術為急危重患者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br><br> 醫院1997年牽頭成立遼寧省血栓病專業學術委員會,出版了學術刊物--《血栓研究信息交流》現名為《中國血栓研究》。1997年6月5日與韓國東緒病院結成了友好醫院并每年進行專家學術交流。1998年與中華中醫藥學會原中國中醫藥學會共同成功舉辦了首屆國際中醫藥治療血栓病的學術研討會,并由沈陽出版社公開出版了《血栓病中醫藥治驗》一書。2001年開辦了國際互聯網--中國血栓病研究網站。2004年4月與北京天壇醫院簽訂協議,成為技術合作醫院。2004年5月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院長、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池明宇教授主編的《中西醫結合血栓病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從而標志著該院在治療血栓性疾病方面從臨床走向了學術理論的高度。2006年1月池明宇教授等主編的《臨床常用藥物手冊》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公開發行。2007年2月池明宇教授等編著了偏癱患者康復訓練自學教程《我幫你你自立偏癱患者肢體康復方法》一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原國家衛生部部長張文康教授、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教授等領導先后到該院視察,鼓勵醫院要:"做深、做細、做精、做強",要在全國示范中醫院中當好表率。2010年10月,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蒞臨我院視察,充分肯定了醫院取得的成績,并提出殷切希望:進一步突出中醫特色,大力弘揚中醫文化。該院連年榮獲沈陽市衛生系統白求恩杯,連年榮獲沈陽市文明單位標兵,并先后獲得沈陽市"五一"先進集體、沈陽市十佳文明服務示范醫院、遼寧省綠化先進單位、遼寧省衛生特等模范單位等稱號,1999年該院又獲得遼寧省十佳單位、省文明單位標兵、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2000年榮獲全國衛生系統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院長池明宇同志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光榮稱號。2003年1月,該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單位光榮稱號。2005年該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2006年該院除獲上述殊榮外又獲遼寧省模范職工之家;遼寧省誠信杯優秀單位;沈陽地區醫院管理年活動優秀單位。展望21世紀,該院全體醫護人員以"居安思危、精醫濟世"為座右銘,堅持“五要、四抓、一個方針”和“三個適應”,在改革與發展的道路上踐行科學發展觀,努力提高學術水平與臨床醫療水平,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廣大患者。
預約掛號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三級甲等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廣醫二院)于1982年12月正式掛牌,2004年8月成立廣州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2013年6月醫院正式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州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經過30年的艱苦創業,醫院不斷發展壯大,已發展成為人才隊伍齊備、學科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科教成果豐碩、診療設備先進、醫療服務完善,集醫療、科研與教學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和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成為廣州市重要的醫療診治、醫學教育、醫學研究機構,是廣州市干部保健基地。廣州醫科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廣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設在我院。醫院位于廣州市海珠區中心,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8萬平方米。醫院現有編制床位1331張。醫院環境優美,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專科特色突出。在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風濕性疾病、過敏性疾病、慢性疼痛防治及腎移植、外科微創手術等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急診科、普通外科、康復科、醫學檢驗科先后被評為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2013年,醫院新增胸外科、腎內科、醫學影像科、眼科、內分泌科和呼吸內科等6個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疼痛科、過敏反應科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醫院設備先進,擁有先進的現代化醫療設備,總價值4.42億元。醫院承擔了重要的醫療任務,2014年醫院總診療人次超過253萬,出院病人總數5.3萬人次。醫院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和全國第一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神經科學研究所實驗室被評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廣州市重點實驗室;過敏反應與臨床免疫重點實驗室為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心血管疾病研究實驗室為廣州市重點實驗室。醫院現有職工2675名,具有雄厚的技術優勢和合理的人才梯隊。擁有一大批國內知名的優秀專家和學者,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400多名。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珠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名。90多人次在省、市學術團體各專業學會擔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醫院被國家衛生部評為“三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和“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獲廣東省“文明醫院”、“百家文明醫院”、“白求恩式先進集體”及“廣州市文明單位標兵”、“廣州市最受歡迎三甲醫院”、“廣州市醫保信用‘AAA’級定點醫療機構”等榮譽稱號。網址:http://www.gyey.com
預約掛號
-
曲靖市第三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在滇東這片古老而神秘的沃土上,矗立著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式醫院——曲靖市第三人民醫院。她披荊斬棘,步履堅實地走過了四十年,雖歷經搬遷、數次更名,然跋涉的腳步依然執著前行,文明的傳承總是綿延不息……40年的救死扶傷,40年的薪火相傳,三院人,用真摯的愛呵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與安康。 形象篇 曲靖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前身是曲靖地區精神病院,始建于1978年12月,1988年更名為曲靖地區第三人民醫院,1997年曲靖撤地設市又更名為曲靖市第三人民醫院,1998年6月由荒僻的王家山搬遷到了曲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40年的櫛風沐雨,40年的春華秋實,如今的市三院已是一所規劃合理、設計新穎、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醫院現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4萬平方米,業務用房2.0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已從1998年的200萬元增加至現在的7500余萬元。 醫院現有在崗職工406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42名(高級職稱56人,中級職稱82人,初級職稱204人)。醫院設有12個臨床醫技科室和16個職能后勤科室。現有編制病床500張,開放病床720張,年門診量達1.8萬人次,是云南省精神衛生人力資源滇東北培訓基地、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實習醫院、曲靖市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市衛計委確定人市級重點專科,并且我院還是曲靖市唯一的精神衛生中心,承擔著整個滇東北片區的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以及心理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和科研工作。 技術篇 新醫改的實施為三醫院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三院人在院長王坤的帶領下,堅持“以精神專科為重點,以救死扶傷為己任,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辦院方向,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突出創新和發展的主題,踏實工作,開拓進取,不斷深化改革,使醫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逐年增加,技術效益不斷提高,為醫院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來,醫院投巨資購置了螺旋CT、數字化X光機、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色腦地形圖儀、腦反射監測儀、經顱多譜勒儀、心電圖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五分類血液分析儀、血流變檢測儀、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儀、睡眠監測儀、生物反饋治療、心理CT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檢測手段;為各臨床科室配備了心電監護儀等急救設備;在全院范圍內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為響應新醫改對數字化醫院的建設要求,重新更換了技術更為先進、功能更加完備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目前,信息化建設已成為醫院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有效手段。 人才興則事業興,人才強則醫院強。近年來,醫院大力實施“人才興院”戰略,采取“選送進修、外出交流、業余自學、院內培訓和學術交流”等多種形式,塑造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醫護隊伍,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學科帶頭人。他們以熱情周到的服務,精湛的醫療技術,為眾多精神障礙患者提供了科學的診斷和藥物、心理、物理、腦功能等多種治療手段,并在治療精神分裂癥、情感性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老年性癡呆、散發性腦炎、癲癇病、兒童多動癥、反應性精神病、神經癥、性心理障礙等疑難重癥方面有著獨到之處。醫院正逐步形成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技術格局,有利地促進了醫院跨越式發展。 服務篇 服務是發展之魂。近年來,醫院始終圍繞“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秉承“以醫為本,以誠為信、以私為戒、以博為懷”的院訓,不斷強化服務意識,規范服務行為,優化服務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實現了“醫院環境園林化,住院病房舒適化,文明服務標準化”,從而使醫院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醫院面貌和就醫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漫步院內彩色地磚鋪就的道路,如同走進一個花香鳥語的世界,栩栩如生的石雕、閑適悠然的花園、綠樹如蔭的小徑,遠離了都市的喧囂與繁雜,獨享著一份優雅和寧靜,這里每一處賞心悅目的風景都彰顯著人文的理念,都融入了醫院對患者的無限關愛。多年來,醫院先后榮獲了全國敬老文明號、省級園林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模范職工之家、全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全省‘五四’紅旗團支部、青年文明號、全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婦女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醫院又抓住擴大內需建設項目機遇,以創建國家級文明單位為契機,以“零缺陷管理”考核制度為保障,強化醫療安全,結合醫院具體實際努力擴大服務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先后推出了病人選醫生、增設心理門診和午間門診等一系列便民措施,隨著陽光采購、陽光收費、陽光診療等一系列旨在推進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舉措的實施,全院藥品使用招標品種達100%,收費項目與標準公示率達100%,并提出了“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崗位無差錯”的服務口號,正是這種以患者為核心的知行和一的良好踐行,使得醫院的社會滿意度不斷提高,在云南省醫院協會對...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