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地區人民醫院暨大興安嶺林業集團總醫院,始建于1964年,由最初的小帳棚簡易衛生所發展成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以北輻射內蒙古鄂莫兩旗近12萬平方公里唯一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齊齊哈爾醫學院、大興安嶺職業學院實習實訓基地。1992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1994年晉升為二級甲等醫院,2001年意大利政府無償援助醫院急救中心項目。2009年大興安嶺地委、行署投資2個億為醫院新建院址。2012年晉升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同年9月搬遷新址。2017年1月9日晉升為三甲醫院,有著半個多世紀的深厚底蘊。 醫院占地面積65750平方米,使用面積44000平方米,床位500張,醫院現有職工751人(聘用人員296人),碩士學位1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69人,獲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78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11人。離退休32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曾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4人。心血管病學、護理學、普通外科學、骨外科學、消化病學、物理診斷學、胸外科學、急診科學、顱腦外科學、神經內科學、中醫學、醫學影像學、兒科學、實驗診斷學、泌尿外科學、腎臟病學等16個學科列為地級領軍人才梯隊,其中心血管病學和護理學專業是地級重點領軍人才梯隊。 醫院擁有固定資產3億元,擁有先進大中型醫療設備150余臺套:新華XHA600D直線加速器、美國GE1.5T超導光纖磁共振、日本東芝64排CT、數字化X射線成像設備、美國GE公司四維彩超及C型臂X光機、1600測試點大生化、腹腔鏡、關節鏡及纖維支氣管鏡等設備,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醫院開展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技術、永久雙腔起搏器植入技術、左主干支架術、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技術、脛骨微創鋼板內固定技術(MIPPO)、鈥激光碎石術、神經外科介入技術、在支撐喉鏡下行會厭腫物切除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婦科腫瘤切除等微創手術、口腔科開展的牙種植技術等達到省內先進水平。開展的人乳頭瘤狀病毒(HPV)DNA檢測技術、關節鏡、纖維支氣管鏡、無痛胃、腸鏡下手術治療、產科四維彩超診斷技術、傷椎置釘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肝門部膽管癌切除術、左右肝管成型、高位肝管空腸吻合術、心臟大血管的磁共振成像、骨密度測定等200余項難度大、效果好的多項新技術,添補了大興安嶺地區的醫療空白。 醫院病理科成立了省內比較領先的PCR分子試驗室,標志著醫院診療進入基因層面水平。開展的載脂蛋白E(ApoE)檢測,可檢測出心腦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癡呆的易感基因型,為我區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腦梗塞、老年性癡呆等疾病的早發現、早預防提供精確的診斷依據。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技術,在腫瘤化療??浦委熤幸蚱洳僮鞣奖悖S護簡單,并發癥少,在靜脈內保持時間較長等優點,已成功在我院開展。 2016年,醫院積極籌建腫瘤科放射治療室,腫瘤科放射治療室是重點民生工程,醫院引進了6兆瓦低能直線加速器,給腫瘤患者提供先進的治療手段,10月24日正式開始運行。不僅免去了腫瘤患者外地就醫諸多不便,也節省了費用、節約了醫保資金。 醫院認真落實醫改方案,2016年10月1日起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取消藥品加成15%,按方案要求使用國家基本目錄藥物,進行藥品集中采購。根據我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再部署要求,12月1日醫院下調大型設備檢查費、檢驗費價格,以更大的幅度讓利于病人,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近年來,醫院積極推進信息化數字化醫療流程管理,安裝了HIS、LIS和PACS這三大醫療信息管理系統,此系統的應用,使醫院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水平整體升級,并在全省處于領先地位。繼與北京301醫院、上海瑞金醫院、哈醫大四院3家醫院開通遠程會診后,我院病理科也開通遠程會診,極大的提高了病理診斷水平。并為大興安嶺地區11家二級醫院及內蒙周邊4家醫院設置網絡接口,實現醫療資源共享。 為加強醫院與外界的技術與信息交流,醫院與哈醫大四院、黑龍江省人民醫院、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三院及周邊鄰近醫院建立了協作醫院,確定為醫療技術支援關系,省級醫療專家有計劃地常駐地區醫院開展工作,提高醫院的整體技術水平。 傳承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面對林區百姓的健康需求,大興安嶺地區人民醫院將一如既往地不斷在醫、教、研、管理、服務等方面持續改進,加強醫院內涵建設,努力提升技術水平、服務水平、管理水平、醫德醫風建設水平,把群眾滿意作為辦好醫院的首要任務,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