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院三級甲等
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學院現有教職員工9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人員25人;講師及相應職稱人員32人。各類專業在校學生276人,其中五年制學生216人,七年制學生60人;碩士研究生33人,博士研究生4人。學院下設綜合辦公室、口腔基礎醫學系、口腔臨床醫學系和口腔醫學研究所,擁有11個教研室、一個口腔實驗中心和三個研究室。院本部擁有集教學、實驗、科研和行政于一體的綜合樓、圖書館和裝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的口腔門診部和口腔頜面外科病房。另有二個教學基地分布在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 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學院現擁有口腔基礎醫學、口腔臨床醫學二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名博士生導師。10名碩士生導師。12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并配備有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及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湖南省科委、衛生廳、中南大學等下達的科研任務55項。獲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一項,全國醫藥衛生科技大會獎一項,省衛生廳、省教委和省科委獎勵六項。承擔《口腔醫學研究》副主編和《中華口腔醫學雜志》等專業期刊編委工作。學院積極發展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先后與美國、日本、英國、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舉辦國際口腔醫學學術會議,在國際和國內專業刊物上發表科研及教學論文200余篇。4篇論文獲得省(部)級優秀論文獎。 口腔頜面外科學被確定為中南大學重點建設學科。 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學院承擔口腔醫學專業五年制、七年制專業教學;承擔臨床醫學、護理、麻醉、檢驗、醫學情報、成教、研究生等7個專業,不同層次的口腔科學的教學。學院以教學工作為重點,本著“加強基礎、注重素質、培養創新、整體優化、面向臨床”的辦學宗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切實加強教學管理,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集中精銳力量投入教學,每學年教授、副教授開課率為80%以上,全面開展雙語和多媒體教學,多媒體使用率達90%以上,教學反饋良好。 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學院門診部開設有十余種專科專病門診和特殊專家門診,投入100余萬元裝備了從德國引進的先進口腔器械消毒設施和數字化照片系統。同時,為提高口腔醫學院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各位專家、教授發揮自身的技術和科研優勢,開展了在國內頗具特色和影響的醫療項目,如口腔粘膜下纖維性變的鑒別診斷和治療;唇腭裂二期畸形修復治療;各種疑難病例的烤瓷冠橋鑄造修復等。 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學院領導班子決心在中南大學正確領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向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口腔醫學院邁進。
預約掛號
-
長沙市第一醫院(長沙市一醫院)三級甲等
長沙市第一醫院創建1920年,素以治院嚴謹、醫術精湛、名醫薈萃、院容幽雅而名揚三湘,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公共衛生救治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綜合性醫院。現已形成一院三址的發展格局,本院(即:原長沙市第一醫院)位于長沙市開福區營盤街311號,占地面積25399.41平方米(約38.08畝),建筑面積58465.13平方米,編制床位900張;分院(即長沙市傳染病醫院)位于芙蓉區瀏城橋水絮塘巷67號,占地面積15386平方米(約23.08畝),建筑面積19000平方米,編制床位145張;北院(即: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位于開福區撈刀河鎮,屬于長沙市生態規劃建設區,占地面積111841平方米(約167.76畝),建筑面積21000平方米,編制床位198張。醫院現有在職職工1100余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40余人;設有61個臨床醫技科室,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 長沙市第一醫院十分重視專科建設,肝病專科、神經內科是省級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普外科、艾滋病專科是市級重點專科;消化內科、內分泌代謝內科、腫瘤學科內科、醫學美容科等專科特色突出。醫院設有長沙市神經病學研究所、長沙市肝病研究所、長沙市糖尿病臨床研究所、長沙市腫瘤熱療微創治療中心、長沙市腦血管病防治中心、長沙市放射質量控制中心、長沙市血液透析質量控制中心、長沙市醫院感染質量控制中心、長沙地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技術指導中心、長沙市藥事管理質量控制中心、長沙地區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中心、長沙市醫療急救中心北分站;設有血液凈化室、白內障復明治療室、準分子激光治療室內窺鏡檢測室、介入放射治療室、健康體檢中心等。 長沙市第一醫院十分重視醫療設備的投入。近年來已投資5000多萬元,引進各種先進醫療設備,其中包括進口核磁共振、雙螺旋CT、大型C臂、全自動數字成像系統(DR)、超越2000-GTP多功能數字胃腸機、體內伽瑪刀、準分子激光近視眼治療系統、腹部心血管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化學發光分析儀等先進的監測儀器,使病友能得到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長沙市第一醫院十分重視科研教學工作。醫院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臨床學院、南華大學碩士點和臨床教學醫院,長期以來,承擔了大量的教學任務,為培養有些的醫學人才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近五年來承擔省、市科研課題數十項,其中大部分呢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或國內先進水平。 醫院長期遵循“以院為公、以德為尊”的院訓和“病人第一、質量第一、醫德第一”的辦院宗旨,多年風雨兼程、長歌奮進,凝聚了十幾代“一醫人”的智慧和汗水,形成了優良的傳統和鮮明的院風。醫院三個文明建設碩果累累,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姓放心醫院、省級雷鋒式醫院、市級文明單位、市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市政務公開先進單位、市廉政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
桐廬縣中醫院(桐廬中醫院)二級
桐廬縣中醫院為縣直屬全民事業單位,是一所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各科齊全,門診住院配套的二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是桐廬縣中醫醫療、教學、科研中心。 醫療及輔助用房11346平方米,醫院占地22畝。現有職工316人,高級職稱28人,中級職稱97人。現有核定床位250張,實際開放床位160張。醫院設有內兒科、骨傷一科、骨傷二科、外婦科和重癥監護室等5個病區。還配有手術室、血液凈化中心。門診設中醫內科(含中西醫結合內科)、婦、兒、骨傷、針灸、推拿、皮膚、眼科8個科室;西醫設有內科、外、婦、五官、肛腸、耳鼻咽喉、急診、口腔8個科室;設置了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內分泌內科、腦外科、泌尿外科7個二級專科。還開設了乳腺增生病、不孕不育、月經病、小兒疳積、小兒哮喘、腰腿痛、心血管、腎病、膽病、胃病、眼底病、牙正畸等20多個專科專病門診。醫技科室設檢驗、放射(含CT)、特檢(B超、胃鏡、心電圖、碎石、病理室)、藥劑等科室。能接待處理內、外、骨傷、婦、兒、五官等科急診搶救病人,實行24小時急診制。 近年來,醫院規模不斷擴大,設備不斷更新,先后購置日本原裝東芝16層螺旋CT機、CR、DR、數字遙控胃腸機、飛利蒲C型臂X光機、彩超、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電子胃鏡、電子腸鏡、腹腔鏡、關節鏡、纖維支氣管鏡、肺功能儀、呼吸睡眠監測儀、婦科微波治療儀、近紅外線乳腺診斷治療儀、動態心電、腦電圖等一批高檔次的儀器,提高了醫院的臨床診斷治療水平。 醫院重視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學科建設不斷進步,中醫骨傷科為省級名科,呼吸內科為市級重點專科,中醫內科、中醫婦科為市級名科,針灸推拿科為國家農村醫療機構針灸理療康復特色專科建設重點科室。中醫骨傷科、中醫婦科、中醫內科、中醫兒科、針灸推拿科等較有特色。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如骨傷科開展股骨頭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等各類高難度手術;外科開展各種腹部手術,以及腎臟腫瘤切除術、甲狀腺手術、前列腺摘除術、記憶鋁合金治療前列腺肥大癥等手術和多種腦外科手術;外科還開展腹腔鏡手術,開展體外結石碎石術等手術;眼科開展白內障摘除術等手術,不斷提高了醫院的知名度。 醫院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硬,始終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竭誠為病人服務,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譽。1992年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1997年又授予“文明示范單位”。2003年被杭州市委授予“抗擊非典”基層黨組織和“愛國衛生單位”,縣衛生局授予“滿意單位”稱號,2004年縣政府授予“安全單位”,2005年被杭州市授予“市級綠色醫院”,2006年縣政府授予“十大平安創建單位”,2007年縣政府授予“基層先進黨組織”和“平安單位”,2007-2008年縣委組織部和縣總工會授予黨建帶工建三級聯創先進基層工會。經過三十多年的風雨歷程,一個“院有優勢,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綜合性中醫院在桐君山下崛起。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桐廬縣中醫院全體職工正滿懷信心,為提高桐廬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發展祖國中醫事業而不懈努力。
預約掛號
-
廣州市海珠區中醫醫院(海珠區中醫院)二級
海珠區中醫醫院創建于1981年,是一間以中醫藥為主、中西結合的專科醫院,屬國家醫療機構,連續五年被評為中醫工作先進單位、文明醫院稱號。已納入市社會醫療保險定點單位。 海珠區中醫醫院門診部樓高七層,面積達1600平方米。開設住院部和老年病、慢性病康復區,設有手術室、ICU(重癥監護)室,病床45張,分別在海珠區南華東路636號。分院有小港門診部及社區服務站,分別在海珠區小港路156號,面積180平方米。橋東門診部,分別在東曉路橋東街16號,面積125平方米。第三門診部,分別在海珠區曉港灣僑港路49-51號,面積183平方米。 海珠區中醫醫院本院、分院醫療技術力量雄厚,日均門診量為500人次,分別由市名中醫區名中醫和多名市名老中醫的師承人主持各專科、專家門診工作,擁有水平較高的專業骨干隊伍和先進的診療設施。開設中西醫、內、外、婦、兒、骨、五官、預防保健科、以及咳喘病、冠心病、腰腿痛、頸椎病、中風偏癱、痔瘡、高血壓、雀斑暗瘡、老年病、慢性病、精神病等疑難病種專科。同時,運用中醫特色,結合現代醫學特點,開設針炙、理療、推拿、撥火罐、激光、藥物噴喉、耳壓貼藥、穴位注射、穴位敷貼、乳腺紅光、紅外線乳腺檢查、智能胃腸電圖檢查、B超檢查、心電圖檢查。超短波、中頻及手術等多種專業手法治療疾病。 海珠區中醫院特色門診設有正骨、針炙、推拿、理療科。該科運用中醫原理,采用中醫中藥和各種物理治療手法醫治疾病。對各種老年病、慢性病、多種痛癥、痹證、骨傷、痔瘡、腫瘤、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后遺癥等都有明顯療效,已形成特色門診,求醫者眾。 海珠區中醫醫院還承擔濱江地區上門出診、家庭病床、婦女圍產保健、計劃生育手術、兒童保健及免疫接種、轄區內社區家庭保健和廠、企、學校、托幼單位人群的防疫、體檢、康復、精神病、高血壓病防治和管理等衛生保健任務。 海珠區中醫醫院住院主要收治內、外、婦、兒、骨科和老年病、慢性病病人、以及患有多種疾病、頑固性疾病需要長期臥床治療、護理或晚期癌腫和危重病人。對收治的病人,可根據其家屬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方法治療和用藥。對身體尚可,家中無人照顧的老人,可提供健康益壽的調理和托管服務。本院住院部配備了一批現代醫療設備。配備多副主任和主治醫師查房和管理。擁有一支技術較強有骨干隊伍。能夠為患者提供較高水平的診療和精心的護理報務。
預約掛號
-
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廣州越秀區婦幼保健院)二級
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家以婦女、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集醫療、保健、預防、康復為一體的“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愛嬰醫院”,是全區的生殖健康技術指導中心和婦幼保健技術指導中心。2005年12月,由于廣州市行政區劃調整,原越秀區婦幼保健院與原東山區婦幼保健院合并組成了新的越秀區婦幼保健院,現設有四個執業地點,分別為越華路總院、東山院區、越秀區免費婚檢服務中心、中醫保健康復科。此外,醫院還承辦越秀區流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憑著精湛的醫療技術和豐富的婦幼保健工作經驗,醫院被指定為婦科、兒科專科醫院(全市參保的婦女、兒童不需要定點均可來院就診,享受醫保統籌),越秀區享受公費醫療的女干部也可以不受定點限制來院就診。 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現有職工276人,其中高級職稱29人,中級職稱45人;現有病床62張,其中婦科25張,產科37張。醫院設有婦科、產科、婦女保健科、兒童保健科、婚檢中心、內兒科、口腔科、中醫科、外科、檢驗科、B超室等多個臨床醫技科室。醫院醫療設備齊全,擁有三維多普勒彩色超聲儀、腹腔鏡、宮腔鏡、彩色電子陰道鏡、胎心監護儀、全自動生化儀等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醫院專科特色突出,開設了高危妊娠、不孕不育、生殖內分泌、中西醫結合哮喘、中醫保健康復、更年期保健、青春期保健、兒童心理保健、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等多個具有保健特色的專科門診;醫院技術力量雄厚,能夠開展腹腔鏡微創手術、宮腔鏡微創手術、腹式(陰式)子宮切除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異位妊娠手術、宮頸錐形切除術、新式剖宮產術、無痛分娩術、無痛人流術、處女膜修補術、陰道縮窄術等多種婦科、產科手術。醫院還成立了集中醫體質辨識、中醫保健、醫學美容、康復理療、傳統療法為一體的中醫保健康復科,在傳統醫學和“中醫治未病”的基礎上,結合婦幼保健特色,為每一位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醫院還開設了各類專業的體檢、心理咨詢、預防保健業務,歡迎廣大群眾的參與及咨詢。 此外,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還承辦越秀區流花街、農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預約掛號
-
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
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是荔灣區政府與廣州醫學院合作重組的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預防、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新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是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是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定點單位及廣州市“120”急救系統成員。于2001年6月重組的一所綜合性醫院,其前身是歷史悠久的荔灣區第一人民醫院(二甲醫院)、荔灣區婦幼保健院(二甲醫院)組成的荔灣區中心醫院,重組后的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 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坐落在廣州市中心城區,位于中山八路與荔灣路的交匯處,北鄰流花湖,南傍荔灣湖,東接地鐵一號線陳家祠站(約200米),西靠廣州市西郊汽車站(約200米),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醫院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綜合醫療大樓22層(地下兩層停車場),醫院病房寬敞明亮、整潔舒適,布局優雅,設有獨立衛生間,備有中心給氧、中心吸引和中央空調以及24小時熱水供應等現代化設施。近年來,為滿足患者對不同層次醫療服務的需求,醫院還開辟了具備辦公、生活、醫療、保健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高級病房,開設了能提供全程無縫隙一站式服務的特需門診。 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設備精良,目前設備總資產約5000多萬元,萬元以上設備280多臺,擁有MR、全身高速螺旋CT、DR、800mA大型X光機、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身氬氦刀治療儀、腹腔鏡、電子胃鏡、電子腸鏡、鼻窺鏡、輸尿管鏡、宮腔鏡、血液透析裝置、體外碎石機、導納診斷儀、睡眠多導聯監護儀、胎兒監護儀等一大批先進儀器和設備,為正確診斷、治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目前開放病床356張,設置各臨床科室30個、專科門診59個、專家門診57個,其中骨科、內分泌科和中醫正骨科是荔灣區重點專科。醫院職工696人,醫療技術人員565人,其中高級職稱醫務人員75人,中級職稱醫務人員130人,碩士以上研究生30人(其中博士1人、博士后1人)。 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堅持科技興醫,走特色專科發展的道路,目前醫院學科發展迅猛,部分學科在省市內處優勢地位。耳鼻喉科鼻鼾癥專科在本市率先開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手術治療,已施行手術800多例,在此領域中處領先地位;骨科是荔灣區重點學科,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及微創技術治療骨關節疾病,治療手段頗具特色,該科科研課題“納米微粒靶向診斷與治療”獲2001年國家科技部“863”計劃立項,這是廣東省醫療衛生系統首個獲得 “863”國家重大科研立項的課題;外科的腹腔鏡手術、膽道內鏡手術、泌尿系統內窺鏡手術以其創傷小效果好,受到患者好評;婦科陰式子宮手術,技術嫻熟,已成為我院婦科領域的常見術式,在廣州市內居領先水平;內分泌科在糖尿病診治方面引入了社區衛生服務的理念,通過開展俱樂部式的醫患互動,獨具特色,深受患者信任;中醫正骨科在廣州市名老中醫李家裕主任(嶺南正骨宗師李廣海之子)的帶領下,整理、提煉出一套獨特的中醫正骨治療方法,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軟組織挫傷、閉合性骨折等治療,效果顯著,享譽廣州珠江三角洲地區。 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高度重視臨床教學工作,2002年1月通過評審成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目前醫院教學管理組織健全、制度完善、教學設施完備,各主干教研室配有電化教學設備,學生生活區設有學生專用閱覽室。醫院教學工作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訓練,注重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逐年提高,2006年成為廣州市重點校外教學基地。 為切實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摸索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新路子,廣醫荔灣醫院于2004年起先后托管了荔灣區彩虹、逢源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輸出管理和技術,大力推行“以健康為中心,社區居民至上”的服務理念,為街區居民以及街區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業單位、學校、托幼園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實施有效、經濟、便利、綜合、連續的衛生服務。創新性開展了新生兒沐浴、智測、產婦產后按摩等一系列月子服務;全員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開展社區慢性病、精神病、傷殘病的管理。通過加強與社區醫療機構的溝通聯系,開設綠色通道,開展雙向轉診,免費為荔灣區內的社區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培訓醫護人員。2005年10月,彩虹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嚴格的評審獲得了“廣州市中醫藥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稱號; 2006年8月彩虹、逢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成為廣東省全科醫學教育社區培訓基地。200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了廣醫荔灣醫院托管的逢源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屬下的文昌社區衛生服務站,溫總理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堅定了廣醫荔灣醫院立足社區,服務社群的信念。 廣醫荔灣醫院在加強學科發展的同時,狠抓質量建院,采用高等院校附屬醫院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創“一流服務”為出發點,建立健全了人性化的優質醫療服務體系,提出了“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
預約掛號
-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三級甲等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一體的綜合性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始建于1950年,前身是廣州鐵路中心醫院。2004年10月,廣州鐵路中心醫院成建制移交廣東藥學院,成為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2008年9月,附屬第一醫院與臨床醫學院一體化。1993年,我院成為廣東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并相繼被評為省“文明醫院”、衛生部“愛嬰醫院”、鐵道部“十佳醫院”。我院是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試點基地、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診療與研究廣東基地,廣東省第一批專科醫師培訓基地,首家“省紅十字會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基地”、“省紅十字會健康教育中心”、“省紅十字救心行動定點醫院”,并組建廣東省紅十字會第一支應急救援隊,廣州市醫保、駐粵鐵路醫保定點醫院,省、市、區公費醫療定點醫院、市生育工傷定點醫院和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現有建筑面積70,000多平方米,編制床位700張;現有職工1231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977人,副高級職稱以上176人。設有臨床及醫技共40個科室;擁有磁共振成像(MR)、CT、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E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DR、CR數字化X光攝影系統、全身伽瑪刀、高能量直線加速器、海扶刀等醫療設備。還設有現代化層流手術室、重癥監護中心(ICU)、心臟重癥監護中心(CCU)、血液凈化中心;還擁有建筑面積達3000平方米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臨床醫學院現有在校生1200余人,自1980年至今,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高素質的臨床醫學應用型人才。建院以來,我院廣大醫教員工秉承“為民康民”的核心價值觀和“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不斷踐行“待患如友,用心服務,關愛生命,守護健康”的服務理念和“五環”服務模式,以發展為主線,強化內涵建設,不斷提高醫療、教學、科研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中大光華口腔醫院)三級甲等
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是教育部直屬重點高等院校的口腔醫學教學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委屬(管)專科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廣東省共建共管醫院。經過百年傳承發展,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全面發展的國內外知名醫(學)院。醫(學)院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打造高水平口腔醫療服務。獲評委省共建國家口腔區域醫療中心、中央、省、市保健基地醫院、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醫院、廣東省口腔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醫院現有陵園西路院本部、珠江新城門診和東圃門診;開設15個臨床科室和7個醫技科室,其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4個;擁有一支高學歷、富有臨床經驗的人才隊伍,現有在職職工1000余人,73%以上醫生具有博士學位,68%以上擁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治醫師職稱。醫(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打造“口腔名醫”搖籃。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教育部口腔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口腔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廣東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廣東省高等學校名牌專業、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廣東省口腔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際一流的教學平臺,為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和科研能力提供優越條件,每年以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教學質量向國內外輸送大批優秀畢業生、留學生、進修生等各類口腔醫學專業人才。醫(學)院堅持四個面向,聚焦口腔醫學重大基礎與關鍵技術研究。擁有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廣東省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牙頜系統修復重建技術與工程中心、廣東省牙病預防控制“十二五”醫學重點實驗室、華南顱頜干細胞轉化研究中心。臨床技術實力、學科建設水平、科研創新能力已經步入國家一流水平,承擔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口腔醫學醫療、教育、科研等重要任務。醫(學)院在2018、2019年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均居第三、在全國醫療服務評估“雙滿意”總分專科醫院排名第八,2個案例入選2020年公立醫院醫療質量安全提升典型案例,連續位居復旦醫院專科排行榜全國前六、華南第一。
預約掛號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廣州市精神病醫院)三級甲等
廣州市腦科醫院/廣州市精神病醫院位于廣州市珠江南岸,白鵝潭畔,是中國第一間精神病專科醫院,始建于1898年,由美國人約翰·克爾(John Kerr)創辦,被納入“中華之最”系列。醫院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業務用房4萬多平方米,分設芳村、江村、荔灣三個門診,芳村、江村兩個住院部。醫院環境優美,就診方便舒適,是廣州市首批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廣州市腦科醫院現有床位1920張,臨床5個科,共19個病區,包括普通精神科病區、早期干預病區、中西醫結合病區、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病區、老年精神科病區和ICU,并且成立了廣州市藥物依賴治療康復研究所,醫院司法鑒定所等機構。其中,老年精神科被廣東省衛生廳列為“省五個一興醫工程”重點專科。2000年9月因我院增設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后,經廣州市編委批準增掛“廣州市腦科醫院”院牌,從而為醫院的專科定位、發展方向和服務功能注入了新的內涵。目前,我院門診部除設普通精神科外,還開設有神經癥、癲癇、兒童多動癥、藥物依賴、心身疾病、性心理障礙、心理咨詢、智力測查、司法鑒定、老年精神科、睡眠障礙科及中醫等科目。 廣州市腦科醫院有職工1100余人,其中醫療技術人員900余人,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者近300人,醫學博士、醫學碩士近100人。院內醫療設備有:CT掃描系統、腦電地形圖儀、動態腦電監護與多導睡眠圖儀、經顱多普勒B超診斷儀、各種先進的自動化檢驗設備、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等,為解決各種疑難的精神疾病提供了良好的診療基礎。中心實驗室也配有多功能組合電泳系統、凝膠圖像攝錄系統、高速冷凍離心機和超低溫冰箱等先進的實驗設備。隨著技術隊伍和實驗設備的不斷完善,我院學科建設已初具規模,科研項目水平不斷提高,近三年來醫院科研課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獲得省市科研基金課題二十多項。我院還設有精神衛生研究所、神經電生理研究室,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和廣州地區各醫藥院校及中南大學的臨床實習基地,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近年來,醫院接待過多名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著名精神病學專家、學者來我院參觀訪問。我院多次被廣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服務單位”稱號,先后多次被廣東省衛生廳評為“白求恩式先進集體”和“百家文明醫院”。 廣州市腦科醫院為方便病人入院和向病人提供精神衛生咨詢服務,設有免費協助護送病人入院“一條龍”服務和咨詢熱線電話等便民服務項目。醫院的辦院宗旨是: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護理服務,努力促進患者精神康復和重返社會。 江村院區位于廣州市白云區廣花二路800號,占地4萬多平方米,設有住院部、門診部及室內外精神康復基地等。 住院部主要收治各種急、慢性精神病人、老年精神病人等。現編制床位720張,設有5個病區。院內環境優雅,綠樹成蔭,鮮花盛開,配有功能齊全的室內外康復設施,非常適合各類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治療與康復。 門診部技術力量雄厚,有副主任醫師及主治醫師20余人出診。每周一至周五全天開診,每天均設有精神科專家、專科門診、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等。服務范圍包括分裂癥、抑郁癥、心境障礙、強迫癥、焦慮癥、疑病癥、恐怖癥、癔癥、睡眠障礙、老年期精神障礙、頭痛、癲癇、物質依賴、兒童多動癥、兒童情緒問題、兒童行為障礙等各種精神障礙,心理咨詢、心理測量等。 ·特色康復:江村院區擁有廣州市腦科醫院精心打造的室內外慢性精神疾病康復基地,可以進行各種功能康復訓練,有利于促進精神病人社會功能的恢復。室外康復基地分盆景區、蔬菜區、果樹區、花卉區等功能區,可以進行園藝、種植、綠化方面的作業及技能訓練。室內康復基地包括音樂、舞蹈、書法、繪畫、手工、陶藝治療以及電腦操作、社交技能訓練等。 ·特色治療:擁有國內先進的現代電休克治療監護系統(MECT),能最快緩解病人的興奮沖動、抑郁自殺等臨床癥狀。 ·特色服務:提供精神科急癥出診服務、派車協助病人家屬護送病人入院“一條龍”服務、免費護送芳村門診部與荔灣門診部病人入住江村院區以及精神疾病的評殘服務等。 ·特色管理:江村院區率先在國內的精神專科醫院中實施5S管理,以高效的現代醫院管理理念竭誠為病人和家屬提供一流的就醫環境和一流的就醫服務。 廣州市腦科醫院荔灣門診位于荔灣路53號,創辦于1953年,是廣東省最早最大的集醫療、預防和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門診部,在省內外有較高的聲譽。目前荔灣門診部在原有基礎上重點發展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和失眠專科,并擴展神經內科、老年精神衛生、藥物依賴康復等專科。擁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20余名,擁有精神病學與精神病理學博士、兒童精神衛生學博士、神經內科博士各1名,精神衛生及心理學碩
預約掛號
-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7醫院)三級甲等
70載崢嶸歲月,風雨兼程。座落在引領改革風氣之先珠江南岸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經歷了遼沈戰役、湘贛戰役、廣東戰役,抗美援朝、八.六海戰、對越自衛還擊,一路走來,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 五嶺之南,風騷獨領。1947年,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野戰醫院誕生了,醫院隨著四野的南下一路烽火硝煙,直至駐扎廣州。1998年,醫院集體轉業,由解放軍177醫院更名為廣東省177醫院。幾經曲折,步履蹣跚。2004年,乘著非典戰役重大勝利的春風,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將醫院劃歸廣東省衛生廳直屬管理,更名為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全國首個省級應急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誕生了!2011年,我院醫學救援隊被衛生部指定為全國六支國家級應急醫學救援隊之一,翻開了醫院又好又快發展的嶄新篇章。2013年,葉選平親筆揮毫題寫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院名。2014年,作為省二醫管理的一類事業單位----廣東省傳統醫學與運動傷害研究所正式成立,吹響了醫院科技強院的號角。 醫院美名流傳,四方群賢畢至。他們血流涌動著“厚德精醫,扶危救急”的激情,履行著救死扶傷的天職,進行著偉大的醫學實踐。他們是我院事業發展的引擎。他們以豪邁的氣魄和旺盛的活力,開創了醫院發展的全新時代。一所集醫療、應急、預防、保健、康復、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應運而生,與婀娜多姿的廣州塔遙望呼應。 不平凡的歷程,造就了不平凡的醫院,一如川流不息的珠江,一路匯川納河,越發波瀾壯闊。目前,醫院設置了52個科室、52個專業,編制床位1500張,創傷顯微外科、腔鏡外科、康復科(肩頸腰腿痛專科)、產科、新生兒科、普通外科、急診科、傳染病科、心胸外科等9個專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學科建設四箭齊發,重點打造了以創傷外科為龍頭、包括手外科、燒傷外科、骨科、醫學整形科一體的,以疾病為紐帶的臨床研究型學科群;打造了以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等腔鏡技術為核心,專科技術為紐帶的臨床研究型學科群;打造了以流程全方位服務為紐帶,包括生殖醫學科、產前診斷、婦科、產科、新生兒科、產后康體塑形的醫療加服務型學科群;打造了以腫瘤放療技術為核心,綜合治療為紐帶,包括腫瘤一科、腫瘤二科、放療中心等專科的腫瘤診治學科群。精心培育了內分泌科肥胖型糖尿病、風濕免疫科強直性脊柱炎、神經外科三叉神經痛、心胸外科乳糜胸、康復科陳氏手法、丘氏手法治療肩頸腰腿痛等特色專科專病。 作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中山大學博士后流動站科研基地、南方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全國首家吳階平基金微創外科培訓中心。擁有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43人,國家和省級學會主委、副主委26人,在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醫學院、南華大學的招收博士、碩士生131人。三百多名正副教授,揚醫道以傳繼;二千多名白衣天使,沐春風而芳菲。 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應急醫院、廣東省緊急醫學救援技術研究中心,秉承軍人特有氣質,依然挑起歷史的使命,站上全國領先的緊急醫學救援技術高地。一座投入近3億,按照緊急情況下全封閉隔離病房設計20層的應急大樓拔地而起;訓練有素的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時刻待戰;功能齊備的車載移動醫院如虎添翼;全國首套高校衛生應急教材由我院牽頭編撰出版。成為了華南地區緊急醫學救援的實戰、科研、教學、培訓重要基地。 醫院秉科技之光筑方便患者就醫之道,大力加強智能化醫院建設,數字化智能病房實現無線上網、健康咨詢、診治和用藥查閱、遠程探視、檢驗檢查結果查看等。全院3G wifi網絡免費覆蓋,開發醫療智能系統,實現網上掛號、網上繳費等個性化服務,創建專屬個人網絡健康檔案,帶給患者全新的就醫體驗。 美化就醫環境、優化醫療服務、強化醫德醫風,醫院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群眾的充分肯定。華建敏、葉選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黃華華、尹力、雷于藍、林少春、姚志彬等省部領導先后蒞臨我院視察。醫院先后獲得“全國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集體”、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2011年度全國醫院改革創新獎”、“廣東省文明單位” 等榮譽稱號,鍛造了全國先進典型王玲、陳俊拋等一大批優秀專家團隊。 我院匯珠水之靈云山之氣,激發著力量,蘊藏著希望。當醫院領導班子站在碩大的院牌下,感到肩上的擔子不輕,用那柳葉刀般銳利的改革目光,那起死復生的回春妙手,掄起了醫院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大斧。 從歷史長河掬起一捧清水,一飲而盡,化作滾滾熱血,省二醫人眾志成城,啟帆遠航,向著建設“國內知名、華南一流”這個目標,開始了又一次更加昂揚的歷史大跨越。 今天就是歷史,明天必定輝煌!
預約掛號